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产品标准与检验论文

燕麦中苦味物质来源及脱苦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苦味物质概述第9页
    1.2 燕麦中苦味物质来源第9-14页
        1.2.1 脂类第9-10页
        1.2.2 酚类第10-12页
        1.2.3 蛋白类物质第12-14页
    1.3 苦味检测方法概述第14-16页
        1.3.1 感官分析第14-15页
        1.3.2 传感器评价第15页
        1.3.3 动物评价第15-16页
        1.3.4 电子舌评价第16页
    1.4 食品工业中苦味减弱方法研究第16-18页
        1.4.1 添加掩味剂第16-17页
        1.4.2 添加苦味阻滞剂第17页
        1.4.3 添加苦味受体抑制剂第17页
        1.4.4 苦味物质包埋第17页
        1.4.5 直接脱除苦味第17-18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18-21页
        1.5.1 立题依据第18页
        1.5.2 研究内容第18-21页
第二章 燕麦中潜在苦味物质筛选第21-39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21-23页
        2.2.1 试验试剂第21-23页
        2.2.2 试验仪器第23页
    2.3 试验方法第23-25页
        2.3.1 燕麦粉制备第23页
        2.3.2 燕麦苦味值测定第23-24页
        2.3.3 脂类组分测定第24页
        2.3.4 酚类含量测定第24-25页
        2.3.5 SDS-PAGE电泳第25页
    2.4 数据处理第25-26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26-38页
        2.5.1 燕麦粉苦味值第26-27页
        2.5.2 脂类物质含量第27-29页
        2.5.3 燕麦粉苦味值与脂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第29-30页
        2.5.4 多酚含量第30-33页
        2.5.5 燕麦粉苦味值与多酚含量的相关性第33-35页
        2.5.6 蛋白条带含量第35-37页
        2.5.7 燕麦粉苦味值与各条带含量的相关性第37-38页
    2.6 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潜在苦味物质鉴定第39-51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39-40页
        3.2.1 试验材料第39页
        3.2.2 试验试剂第39-40页
        3.2.3 试验仪器第40页
    3.3 试验方法第40-42页
        3.3.1 提取方法第40-41页
        3.3.2 电子舌鉴定第41页
        3.3.3 目标物分离、收集、浓缩第41-42页
        3.3.4 结构鉴定第42页
        3.3.5 目标物分解率测定第4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3.4.1 电子舌结果第42-43页
        3.4.2 峰3、峰4的分离、鉴定、浓缩第43-44页
        3.4.3 分子量第44-46页
        3.4.4 紫外结果第46页
        3.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果第46-47页
        3.4.6 核磁共振结果第47-48页
        3.4.7 化合物分解率第48-49页
    3.5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超声脱除燕麦中苦味物质方法研究第51-65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51-52页
        4.2.1 试验材料第51页
        4.2.2 试验试剂第51-52页
        4.2.3 试验仪器第52页
    4.3 试验方法第52-53页
        4.3.1 超声处理脱除燕麦中苦味物质第52-53页
        4.3.2 各脱苦样品中目标物含量的测定第53页
        4.3.3 燕麦中部分营养物质含量测定第53页
        4.3.4 数据处理第53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53-63页
        4.4.1 超声处理脱除燕麦中苦味物质的单因素试验第53-56页
        4.4.2 响应面分析及最佳方法的确定第56-60页
        4.4.3 燕麦脱苦的影响因素探究第60-62页
        4.4.4 脱苦操作对燕麦中部分营养物质的影响第62-63页
    4.5 小结第63-6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5.1 结论第65-66页
    5.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热处理对乳蛋白理化性状影响
下一篇:DNA在牛奶加工贮藏过程中变化规律研究及其在掺假鉴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