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牛乳 | 第12-16页 |
1.1 牛乳的营养价值 | 第12-14页 |
1.2 牛乳蛋白的分类 | 第14-15页 |
1.3 牛乳的保健功能 | 第15-16页 |
2 牛乳热处理工艺 | 第16-17页 |
2.1 常见的热处理分类 | 第16页 |
2.2 热处理对牛乳的影响 | 第16-17页 |
2.3 乳蛋白的热稳定性 | 第17页 |
3 糖蛋白 | 第17-19页 |
3.1 糖蛋白的定义 | 第17页 |
3.2 糖蛋白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 第17-18页 |
3.3 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3.4 牛乳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4.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页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4.2.1 牛乳粉中蛋白糖基化及水解特性的研究 | 第19-20页 |
4.2.2 不同热处理对鲜牛乳蛋白理化性状影响 | 第20页 |
4.3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牛乳粉中蛋白糖基化及水解特性研究 | 第22-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7页 |
1.1 材料 | 第22页 |
1.2 试剂 | 第22-23页 |
1.3 仪器 | 第23页 |
1.4 方法 | 第23-26页 |
1.4.1 酪蛋白的提取 | 第23-24页 |
1.4.1.1 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提取酪蛋白 | 第23页 |
1.4.1.2 酪蛋白酸法提取 | 第23-24页 |
1.4.1.3 不同方法提取酪蛋白 | 第24页 |
1.4.2 乳清蛋白的提取 | 第24-25页 |
1.4.2.1 酸提法和重金属离子法 | 第24页 |
1.4.2.2 有机溶剂沉淀法 | 第24页 |
1.4.2.3 乳酸发酵法 | 第24-25页 |
1.4.3 酪蛋白及乳清蛋白的SDS-PAGE分析 | 第25页 |
1.4.4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糖基化鉴定 | 第25-26页 |
1.4.4.1 高碘酸—希夫碱染色 | 第25页 |
1.4.4.2 莫氏试验 | 第25-26页 |
1.4.5 酪蛋白及乳清蛋白水解及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26页 |
1.4.5.1 蛋白水解 | 第26页 |
1.4.5.2 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26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2.1 酪蛋白提取方法的筛选 | 第27-32页 |
2.1.1 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对酪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2.1.2 不同酸对酪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28-30页 |
2.1.3 不同方法对酪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2.1.4 不同酸提取酪蛋白的SDS-PAGE电泳结果 | 第31页 |
2.1.5 不同方法提取酪蛋白的SDS-PAGE电泳结果 | 第31-32页 |
2.2 乳清蛋白提取方法的筛选 | 第32-33页 |
2.3 酪蛋白高碘酸—希夫碱染色结果 | 第33-34页 |
2.4 乳清蛋白高碘酸—希夫碱染色结果 | 第34页 |
2.5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莫氏试验鉴定结果 | 第34-35页 |
2.6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水解结果 | 第35-36页 |
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不同热处理对鲜牛乳蛋白理化性状影响 | 第38-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1.1 材料 | 第38页 |
1.2 试剂 | 第38页 |
1.3 仪器 | 第38-39页 |
1.4 方法 | 第39-41页 |
1.4.1 牛乳热处理 | 第39页 |
1.4.2 热处理对乳粒表观特征影响分析 | 第39页 |
1.4.2.1 乳粒色值测定 | 第39页 |
1.4.2.2 乳粒表面形貌显微观察 | 第39页 |
1.4.3 酪蛋白与乳清蛋白制备 | 第39-40页 |
1.4.4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页 |
1.4.5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圆二色性光谱分析 | 第40页 |
1.4.6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第40页 |
1.4.7 酪蛋白及乳清蛋白的糖基化鉴定 | 第40-41页 |
1.4.7.1 高碘酸—希夫碱染色 | 第40-41页 |
1.4.7.2 莫氏试验 | 第41页 |
1.4.8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水解及氨基酸含量测定 | 第41页 |
1.5 数据处理 | 第41-4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2-59页 |
2.1 不同热处理对鲜牛乳乳粒表观特征的影响 | 第42-45页 |
2.1.1 热处理对乳粒色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2.1.2 热处理对乳粒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43-45页 |
2.2 不同热处理对鲜牛乳酪蛋白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45-53页 |
2.2.1 酪蛋白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47页 |
2.2.2 酪蛋白的圆二色谱分析 | 第47-48页 |
2.2.3 酪蛋白的飞行时间质谱结果 | 第48-49页 |
2.2.4 酪蛋白高碘酸—希夫碱染色结果 | 第49-51页 |
2.2.5 酪蛋白莫氏试验鉴定结果 | 第51页 |
2.2.6 酪蛋白水解结果 | 第51-53页 |
2.3 不同热处理对鲜牛乳乳清蛋白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53-59页 |
2.3.1 乳清蛋白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页 |
2.3.2 乳清蛋白的圆二色谱分析 | 第53-54页 |
2.3.3 乳清蛋白的飞行时间质谱结果 | 第54-55页 |
2.3.4 乳清蛋白高碘酸—希夫碱染色结果 | 第55-57页 |
2.3.5 乳清蛋白莫氏试验鉴定结果 | 第57页 |
2.3.6 乳清蛋白水解结果 | 第57-5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