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9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7-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3.1 关于时间副词的研究 | 第10-12页 |
1.3.2 关于“从来”、“向来”、“一向”、“一直”的比较研究 | 第12-13页 |
1.3.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5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理论、方法及语料说明 | 第16-19页 |
1.5.1 理论依据 | 第16-17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3 语料说明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从来”、“向来”、“一向”、“一直”的语义特征分析 | 第19-28页 |
2.1 四个词语义特征的共性 | 第19-21页 |
2.1.1 时段性 | 第20-21页 |
2.1.2 持续性 | 第21页 |
2.2 四个词语义特征的差异 | 第21-28页 |
2.2.1 时段性上的差异 | 第21-25页 |
2.2.2 持续性上的差异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从来”、“向来”、“一向”、“一直”的句法功能分析 | 第28-44页 |
3.1 四个词的句法位置 | 第28-30页 |
3.1.1 位于主语之后,谓语之前 | 第28页 |
3.1.2 位于主语之前 | 第28-30页 |
3.2 四个词对谓词的选择 | 第30-35页 |
3.2.1 对动词谓词的选择 | 第30-32页 |
3.2.2 对形容词谓词的选择 | 第32-34页 |
3.2.3 对谓词音节数量的要求 | 第34-35页 |
3.3 四个词的复杂形式谓语 | 第35-36页 |
3.3.1 主谓短语做谓语 | 第35-36页 |
3.3.2 “介词结构+动词/形容词”做谓语 | 第36页 |
3.4 四个词对时间词语的选择 | 第36-40页 |
3.4.1 对时段词语的选择 | 第36-39页 |
3.4.2 对时点词语的选择 | 第39-40页 |
3.5 四个词的句式特征 | 第40-41页 |
3.6 四个词与动态助词“着”、“了”、“过”的搭配 | 第41-44页 |
第四章 “从来”、“向来”、“一向”、“一直”的语用分析 | 第44-48页 |
4.1 “一直”的祈使语气 | 第44页 |
4.2 “从来”、“向来”、“一向”的主观性 | 第44-47页 |
4.2.1 “从来”的主观强调性 | 第44-46页 |
4.2.2 “向来”、“一向”的主观评价性 | 第46-47页 |
4.3 “一向”的问候语境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从来”、“向来”、“一向”、“一直”的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 第48-62页 |
5.1 偏误类型 | 第48-51页 |
5.1.1 时间辖域大小的混淆 | 第48-49页 |
5.1.2 持续辖域大小的混淆 | 第49-50页 |
5.1.3 语义混淆 | 第50页 |
5.1.4 语用混淆 | 第50-51页 |
5.2 偏误原因分析 | 第51-55页 |
5.2.1 四者形近、义近、用法近 | 第51-52页 |
5.2.2 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52-54页 |
5.2.3 语言内部因素的影响 | 第54-55页 |
5.3 教学策略 | 第55-62页 |
5.3.1 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 第55-57页 |
5.3.2 语法翻译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 第57-58页 |
5.3.3 注重辨析教学 | 第58-60页 |
5.3.4 注重使用固定搭配和简短实例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