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29页 |
1 棉酚 | 第17-19页 |
1.1 游离棉酚理化性质 | 第17-18页 |
1.2 蛋白结合棉酚 | 第18-19页 |
2 棉酚的中毒机制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3 棉酚的应用 | 第20-21页 |
3.1 棉酚在工业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3.2 棉酚在农业上的应用 | 第21页 |
3.3 棉酚在医学上的应用 | 第21页 |
4 溶剂浸取棉酚 | 第21-23页 |
4.1 乙醇-盐酸溶液提取棉酚 | 第21-22页 |
4.2 乙醚提取棉酚 | 第22页 |
4.3 丙酮水溶液提取棉酚 | 第22-23页 |
4.3.1 醋酸棉酚的制备 | 第22页 |
4.3.2 苯胺棉酚的制备 | 第22-23页 |
4.4 混合溶剂浸取棉酚 | 第23页 |
5 棉酚的体内代谢 | 第23-24页 |
6 棉酚的检测方法 | 第24-27页 |
6.1 重量法 | 第24页 |
6.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第24-25页 |
6.3 薄层色谱法(TLC) | 第25页 |
6.4 分光光度法 | 第25-26页 |
6.4.1 紫外分光光度法(UV) | 第25页 |
6.4.2 苯胺法 | 第25-26页 |
6.4.3 间苯三酚法 | 第26页 |
6.4.4 三氯化锑法 | 第26页 |
6.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26-27页 |
7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7-29页 |
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页 |
7.2 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7.2.1 棉籽饼粕中棉酚的提取纯化 | 第27页 |
7.2.2、响应面优化脱酚棉籽粕中提取棉籽蛋白的工艺研究 | 第27-28页 |
7.2.3、蛋白结合棉酚的制备 | 第28页 |
7.2.4、蛋白结合棉酚对小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 第28页 |
7.2.5、HPLC测定小鼠血液中棉酚含量及模拟人工胃液对蛋白结合棉酚的体外消化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棉籽饼粕中棉酚的提取纯化 | 第29-35页 |
1 引言 | 第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9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2.2.1 棉酚的粗提 | 第30页 |
2.2.2 棉酚纯化方法 | 第30页 |
2.2.3 棉酚提取率 | 第30-31页 |
2.2.4 棉酚含量的测定 | 第31页 |
2.2.5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1页 |
2.2.6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34页 |
3.1 棉酚含量的测定测定 | 第32页 |
3.2 棉酚的提取率 | 第32页 |
3.3 紫外光谱分析 | 第32-33页 |
3.4 棉酚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响应面优化脱酚棉籽粕中提取蛋白质的工艺研究 | 第35-48页 |
1 引言 | 第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5-37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5-36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7-41页 |
2.2.1 棉酚的检测 | 第37-38页 |
2.2.2 蛋白质的测定 | 第38-40页 |
2.2.3 碱液提取脱酚棉籽粕中的蛋白质 | 第40-41页 |
3 结果 | 第41-47页 |
3.1 单因素试验 | 第41-43页 |
3.1.1 反应温度对棉籽蛋白提取量的影响 | 第41页 |
3.1.2 料液比对棉籽蛋白提取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1.3 反应时间对棉籽蛋白提取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3.1.4 pH值对棉籽蛋白提取量的影响 | 第43页 |
3.2 响应面分析结果 | 第43-47页 |
2.2.1 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2.2.2 最优条件的确定 | 第46页 |
2.2.3 回归模型的验证试验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蛋白结合棉酚的制备 | 第48-55页 |
1 引言 | 第4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48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2.1.3 主要的实验仪器 | 第49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2.2.1 蛋白结合棉酚的制备方法 | 第49页 |
2.2.2 游离棉酚的洗脱方法 | 第49-50页 |
2.2.3 洗脱液中棉酚的测定 | 第50页 |
2.2.4 结合的棉酚中棉酚的测定 | 第50页 |
3 结果 | 第50-54页 |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50-53页 |
3.1.1 超声功率W对游离棉酚脱除的影响 | 第50-51页 |
3.1.2 液料比mL/g对游离棉酚脱除的影响 | 第51页 |
3.1.3 超声时间min对棉酚脱除的影响 | 第51-52页 |
3.1.4 超声温度对游离棉酚脱除的影响 | 第52-53页 |
3.2 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53页 |
3.3 蛋白结合棉酚样品中总棉酚和游离棉酚的测定结果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蛋白结合棉酚对小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 第55-64页 |
1 引言 | 第55-5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2.1.1 实验样品 | 第56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56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56-57页 |
2.1.4 实验动物 | 第5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2.2.1 急性毒性实验 | 第57页 |
2.2.2 亚慢性毒性实验 | 第57-58页 |
2.2.3 数据分析 | 第58页 |
3 结果 | 第58-63页 |
3.1 经口急性毒性实验 | 第58-59页 |
3.2 亚慢性毒性实验 | 第59-63页 |
3.2.1 蛋白结合棉酚对小鼠采食量和体重变化的影响 | 第60-61页 |
3.2.2 蛋白结合棉酚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61-62页 |
3.2.3 蛋白结合棉酚对小鼠肝脏AST/ALT、雄性睾丸LDH酶活的影响 | 第62-63页 |
4 讨论 | 第63-64页 |
4.1 蛋白结合棉酚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 | 第63页 |
4.2 蛋白结合棉酚对小鼠的亚慢性毒性 | 第63-64页 |
第六章 HPLC测定小鼠血液中棉酚含量及模拟人工胃液对蛋白结合棉酚的体外消化 | 第64-72页 |
1 引言 | 第6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4-6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64-66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64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64-65页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65-66页 |
2.1.4 实验动物 | 第6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66-67页 |
2.2.1 HPLC测小鼠血液中棉酚的浓度 | 第66-67页 |
2.2.2 两种模拟胃液的制备 | 第67页 |
2.2.3 蛋白结合棉酚在人工模拟胃液的消化测定 | 第67页 |
2.2.4 消化后游离棉酚的测定 | 第6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3.1 HPLC测小鼠血液中棉酚的浓度 | 第67-68页 |
3.2 在两种胃液中蛋白结合棉酚在不同pH条件下的消化实验 | 第68-69页 |
3.3 蛋白结合棉酚在人工胃液中的转化率 | 第69-70页 |
4 讨论 | 第70-72页 |
4.1 HPLC测小鼠血液中棉酚的浓度 | 第70-71页 |
4.2 模拟人工胃液对蛋白结合棉酚的体外消化 | 第71-7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2-74页 |
1 结论 | 第72-73页 |
2 创新点 | 第73页 |
3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