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词搭配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1.1 心理动词本体研究 | 第9-11页 |
1.1.2 心理动词搭配研究 | 第11-13页 |
1.1.3 心理动词应用研究 | 第13-14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5-18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5 本文使用的语料库及符号说明 | 第19-20页 |
1.5.1 语料库说明 | 第19页 |
1.5.2 符号说明 | 第19-20页 |
第2章 心理动词搭配分析 | 第20-52页 |
2.1 搭配词的提取和分类 | 第20-23页 |
2.1.1 确定跨距 | 第20页 |
2.1.2 选取显著搭配词 | 第20-22页 |
2.1.3 搭配词分类 | 第22-23页 |
2.2 各类心理动词典型搭配与分析 | 第23-52页 |
2.2.1 思考类 | 第23-27页 |
2.2.2 感知类 | 第27-31页 |
2.2.3 知晓类 | 第31-35页 |
2.2.4 喜爱类 | 第35-38页 |
2.2.5 关注类 | 第38-40页 |
2.2.6 想念类 | 第40-41页 |
2.2.7 意愿类 | 第41-44页 |
2.2.8 记忆类 | 第44-46页 |
2.2.9 态度类 | 第46-52页 |
第3章 心理动词搭配偏误分析 | 第52-61页 |
3.1 心理动词与宾语搭配偏误分析 | 第53-58页 |
3.1.1 语义偏误 | 第53-56页 |
3.1.2 句法偏误 | 第56-57页 |
3.1.3 语音偏误 | 第57-58页 |
3.1.4 语用偏误 | 第58页 |
3.2 心理动词与状语搭配偏误分析 | 第58-59页 |
3.2.1 语义偏误 | 第58页 |
3.2.2 句法偏误 | 第58-59页 |
3.3 心理动词与补语搭配偏误分析 | 第59-61页 |
3.3.1 语义偏误 | 第59-60页 |
3.3.2 句法偏误 | 第60-61页 |
第4章 心理动词搭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61-73页 |
4.1 在外向型汉语词典编写中的应用 | 第61-66页 |
4.1.1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 | 第61-64页 |
4.1.2 外向型词语辨析词典 | 第64-66页 |
4.2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 第66-73页 |
4.2.1 生词教学 | 第66-68页 |
4.2.2 词语辨析 | 第68-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