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黄酮类化合物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1.1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第10-11页 |
1.1.2 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 第11-12页 |
1.1.3 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机制 | 第12-14页 |
1.2 根皮素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根皮素概述 | 第14-16页 |
1.2.2 根皮素的抑菌活性及机制 | 第16-17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根皮素抑菌活性的研究 | 第20-2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1 实验菌株 | 第20-21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2.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1-22页 |
2.3.1 供试菌株的活化 | 第21-22页 |
2.3.2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曲线抑制作用的测定 | 第22页 |
2.3.3 根皮素抑菌时长的测定 | 第22页 |
2.3.4 单增李斯特菌菌落数的测定 | 第22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2.4.1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2 根皮素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作用时效 | 第23-24页 |
2.4.3 根皮素对活菌数的影响结果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细胞结构的作用 | 第26-3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3.2.1 实验菌株 | 第26-27页 |
3.2.2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27页 |
3.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3.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27-30页 |
3.3.1 实验菌株的活化 | 第27-28页 |
3.3.2 菌体培养液中钾离子的测定 | 第28页 |
3.3.3 菌体培养液中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3.3.4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 | 第29页 |
3.3.5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 第29页 |
3.3.6 根皮素体外直接与质粒DNA的作用 | 第29-30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3.4.1 根皮素作用单增李斯特菌后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结果 | 第30-31页 |
3.4.2 根皮素作用单增李斯特菌后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结果 | 第31页 |
3.4.3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4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内部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5 根皮素对DNA结构的影响结果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6页 |
第4章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36-48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36-38页 |
4.2.1 供试菌株 | 第36页 |
4.2.2 实验试剂与试剂盒 | 第36-37页 |
4.2.3 储备液的配制 | 第37-38页 |
4.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8页 |
4.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38-42页 |
4.3.1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ATP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2 根皮素对能量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3 根皮素对细胞内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4.4.1 根皮素对细胞能量合成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2 根皮素对能量代谢途径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 第44-46页 |
4.4.3 根皮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影响结果 | 第46-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