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20页 |
·木薯抗性淀粉 | 第11-19页 |
·木薯与木薯淀粉 | 第11页 |
·抗性淀粉的结构和生理功能 | 第11-12页 |
·抗性淀粉的分类 | 第12-13页 |
·抗性淀粉的制备 | 第13-15页 |
·抗性淀粉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抗性淀粉的加工特性 | 第17-18页 |
·抗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酶法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性质比较 | 第20-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酶解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23-26页 |
·酶解对抗性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酶解对抗性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酶解对抗性淀粉持水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酶法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性质比较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酸法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性质比较 | 第32-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酸法制备前淀粉乳的pH值比较 | 第34页 |
·酸水解对抗性淀粉的得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酸水解对抗性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酸水解对抗性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酸水解对抗性淀粉持水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酸法制备木薯抗性淀粉的性质比较 | 第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强电解质体系对木薯抗性淀粉的形成及性质影响的研究 | 第41-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强电解质体系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强电解质体系对抗性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强电解质体系对抗性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强电解质体系对抗性淀粉持水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强电解质体系对木薯抗性淀粉的形成及性质影响的研究 | 第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可溶性糖体系对木薯抗性淀粉的形成及性质影响的研究 | 第48-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页 |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可溶性糖体系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可溶性糖体系对抗性淀粉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可溶性糖体系对抗性淀粉冻融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可溶性糖体系对抗性淀粉持水性的影响 | 第52页 |
·可溶性糖体系对木薯抗性淀粉的形成及性质影响的研究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