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屠宰及肉类加工工业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发酵香肠中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引言第13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细菌素的定义及分类第14-15页
     ·细菌素的定义第14页
     ·乳酸菌细菌素的定义第14页
     ·细菌素的分类第14-15页
   ·影响细菌素合成的因素第15-16页
     ·培养条件对细菌素产量的影响第15-16页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细菌素产量的影响第16页
   ·乳酸菌细菌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乳酸菌细菌素在食品中的应用第18-19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发酵香肠中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第21-31页
   ·引言第21页
   ·材料与设备第21-23页
     ·样品来源第21页
     ·指示菌第21页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第21-22页
     ·仪器与设备第22页
     ·实验试剂及药品第22-23页
   ·实验方法第23-25页
     ·菌株的分离纯化第23页
     ·抑菌活性检测方法第23页
     ·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初筛实验第23页
     ·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复筛实验第23-24页
     ·产抑菌物质菌株的形态观察与生理生化鉴定第24-25页
     ·试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第25页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第25页
     ·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初筛结果第25-26页
     ·具有抑菌活性菌株的复筛结果第26-27页
     ·菌株形态观察结果第27-28页
     ·菌株的生化鉴定结果第28-29页
   ·小结第29-31页
第3章 影响菌株生长与产细菌素能力的因素研究第31-41页
   ·引言第31页
   ·材料与设备第31-32页
     ·菌种第31页
     ·培养基第31页
     ·仪器与设备第31页
     ·实验试剂第31-32页
   ·实验方法第32页
     ·抑菌活性试验第32页
     ·植物乳杆菌 T102 生长量及活菌数第32页
     ·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及产细菌素能力的影响第32页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菌株生长及产细菌素能力的影响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9页
     ·细菌素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2-33页
     ·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及产细菌素能力的影响第33-34页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菌株生长及产细菌素能力的影响第34-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响应面优化菌株产细菌素的发酵条件第41-49页
   ·引言第41页
   ·材料与设备第41-42页
     ·菌种第41页
     ·培养基第41页
     ·仪器与设备第41页
     ·实验试剂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页
     ·抑菌活性试验第42页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筛选影响菌株产细菌素的主效因子第42页
     ·Box-Behnken 试验研究主效因子交互作用以及最佳产细菌素条件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8页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结果第42-44页
     ·响应面分析方案及试验结果第44-45页
     ·回归模型拟合及方差分析第45-46页
     ·二次拟合响应面的分析第46-48页
     ·最佳条件下的验证试验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乳酸菌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49-55页
   ·引言第49页
   ·材料与设备第49-50页
     ·菌种第49页
     ·培养基第49页
     ·仪器与设备第49页
     ·实验试剂第49-50页
   ·实验方法第50-51页
     ·植物乳杆菌 T102 生长曲线测定第50页
     ·乳酸菌发酵上清液的制备第50页
     ·抑菌谱的测定第50页
     ·热稳定性实验第50页
     ·pH 稳定性试验第50页
     ·酶的稳定性试验第50-51页
   ·结果与分析第51-53页
     ·生长曲线测定第51-52页
     ·试验菌株的抑菌谱第52页
     ·温度稳定性实验结果第52-53页
     ·pH 值稳定性实验结果第53页
     ·酶处理的稳定性实验结果第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6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第55-57页
   ·全文结论第55-56页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致谢第65-67页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ε-聚赖氨酸的抑菌特性及对猪肉保鲜效果研究
下一篇:石榴籽萌发后功能性营养成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