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货船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计算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的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计算方法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试验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极限强度可靠性研究概况 | 第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2 散货船船体梁模型的主要信息 | 第15-25页 |
·前言 | 第15页 |
·船舶的基本信息 | 第15-19页 |
·船舶的主尺度 | 第15页 |
·船体结构布置 | 第15-16页 |
·高强钢的使用范围 | 第16-17页 |
·计算剖面的选择 | 第17页 |
·计算剖面内的板厚及纵向扶强材尺寸 | 第17-19页 |
·净尺寸方法 | 第19-21页 |
·腐蚀增量的确定 | 第19-21页 |
·船体梁载荷的确定 | 第21-23页 |
·波浪弯矩的计算 | 第21-22页 |
·静水弯矩的计算 | 第22-23页 |
·计算剖面处的船体梁载荷 | 第23页 |
·散货船极限强度校核衡准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一步法计算 | 第25-29页 |
·前言 | 第25页 |
·计算流程 | 第25-26页 |
·散货船船体梁模型的计算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逐步破坏法计算 | 第29-40页 |
·前言 | 第29页 |
·计算方法 | 第29-32页 |
·基本假定 | 第29页 |
·计算流程 | 第29-32页 |
·单元类型及载荷—端缩曲线 | 第32-33页 |
·关于计算程序的说明 | 第33-35页 |
·计算程序的特点 | 第33页 |
·计算程序的构成 | 第33-34页 |
·计算程序的验证 | 第34-35页 |
·散货船船体梁模型的计算分析 | 第35-39页 |
·计算的主要过程 | 第35-36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极限弯曲能力的可靠性分析 | 第40-52页 |
·前言 | 第40页 |
·弯曲失效模型及船体梁载荷概率特征 | 第40-42页 |
·船体梁极限弯曲能力失效模型 | 第40页 |
·船体梁载荷的概率分布及统计特征 | 第40-42页 |
·简便求解船体梁极限强度概率特征的方法 | 第42-45页 |
·船体梁始屈弯矩的概率分布及概率特征 | 第42-44页 |
·简便求解办法的介绍 | 第44-45页 |
·简便求解方法的步骤 | 第45页 |
·简便求解方法的不足 | 第45页 |
·改进的一阶二次矩法(AFOSM) | 第45-47页 |
·可靠性指标的导出及计算流程介绍 | 第47-48页 |
·主要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8-49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参数分析 | 第52-63页 |
·前言 | 第52页 |
·提高极限强度方案的提出 | 第52-54页 |
·各因素对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54-60页 |
·屈服应力σ_y的影响 | 第54-55页 |
·加筋板带板厚度t_p的影响 | 第55页 |
·加筋板腹板高度h_w的影响 | 第55-56页 |
·加筋板腹板厚度t_w的影响 | 第56-57页 |
·加筋板面板宽度b_f的影响 | 第57页 |
·加筋板面板厚度t_f的影响 | 第57-58页 |
·加筋板跨距L的影响 | 第58-59页 |
·加筋板间距s的影响 | 第59-60页 |
·敏感度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