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介词“从”与“from”的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选题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7-11页
        1.1.1 选题依据第7页
        1.1.2 研究对象第7-8页
        1.1.3 研究现状第8-10页
        1.1.4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1页
    1.3 创新之处第11页
    1.4 语料来源第11-13页
第二章 汉语介词“从”和英语介词“from”的对比分析第13-22页
    2.1 语义对比第13-18页
        2.1.1 “from”语义分析第14-16页
        2.1.2 “从”语义分析第16-18页
        2.1.3 小结第18页
    2.2 句法功能对比第18-21页
        2.2.1 句法结构对比第18-20页
        2.2.2 入句能力和语义对比第20-21页
    2.3 语用功能对比第21-22页
        2.3.1 “from”反复和对比的修辞功能第21页
        2.3.2 “从”的对比修辞功能第21-22页
第三章 介词“从”的偏误分析第22-31页
    3.1 偏误类型分析第22-28页
        3.1.1 介词“从”混用误用第23-26页
        3.1.2 介词“从”误加第26-27页
        3.1.3 介词“从”缺少呼应语第27-28页
        3.1.4 介词“从”错序第28页
    3.2 汉语学习者对介词“从”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第28-31页
        3.2.1 偏误原因之语义泛化第28-29页
        3.2.2 偏误原因之结构功能泛化第29-30页
        3.2.3 教学中的因素第30页
        3.2.4 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策略第30-31页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建议第31-35页
    4.1 教材编排方面第31-33页
        4.1.1 介词“从”在《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编排情况第31-32页
        4.1.2 教材编写的建议第32-33页
    4.2 教师教学方面第33-35页
        4.2.1 英汉对比第33页
        4.2.2 实用教学第33页
        4.2.3 介词“从”初级阶段的教学建议第33-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附录:北京语言大学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从”字误用字符串检索第3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与AABB的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
下一篇: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同素异序易混淆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