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水产品中生物胺及其监控方法 | 第11-16页 |
1.1.1 水产品中生物胺的概述 | 第11-14页 |
1.1.2 水产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 | 第14-15页 |
1.1.3 水产品中生物胺的控制方法 | 第15-16页 |
1.2 水产品保鲜技术的研究 | 第16-19页 |
1.2.1 物理保鲜技术 | 第17-18页 |
1.2.2 化学保鲜技术 | 第18页 |
1.2.3 生物保鲜技术 | 第18-19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2.1 材料 | 第21-23页 |
2.1.1 原材料 | 第21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2-23页 |
2.2 方法 | 第23-29页 |
2.2.1 RP-HPLC同时检测8种生物胺的方法建立 | 第23-24页 |
2.2.2 贮藏温度对马鲛鱼生物胺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3 添加剂对马鲛鱼生物胺的影响 | 第25页 |
2.2.4 加工方式对马鲛鱼生物胺的影响 | 第25页 |
2.2.5 马鲛鱼及其它几种鱼类产品的保鲜试验 | 第25-28页 |
2.2.6 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68页 |
3.1 RP-HPLC同时检测8种生物胺的方法建立 | 第29-31页 |
3.1.1 保留时间 | 第29页 |
3.1.2 标准曲线和稳定性 | 第29-30页 |
3.1.3 精密度 | 第30页 |
3.1.4 加标回收率 | 第30-31页 |
3.2 不同处理方法对生物胺的影响 | 第31-41页 |
3.2.1 贮藏温度对马鲛鱼生物胺的影响 | 第31-36页 |
3.2.2 添加剂对马鲛鱼生物胺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3 加工方式对马鲛鱼生物胺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 马鲛鱼的保鲜试验 | 第41-52页 |
3.3.1 马鲛鱼保鲜试验的单因素分析 | 第41-44页 |
3.3.2 马鲛鱼保鲜试验的响应面分析 | 第44-48页 |
3.3.3 马鲛鱼复合保鲜的试验 | 第48-52页 |
3.4 其它几种鱼类产品的复合保鲜试验 | 第52-68页 |
3.4.1 蓝圆鰺的复合保鲜效果 | 第52-56页 |
3.4.2 秋刀鱼的复合保鲜效果 | 第56-60页 |
3.4.3 大黄鱼的复合保鲜效果 | 第60-64页 |
3.4.4 罗非鱼的复合保鲜效果 | 第64-6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68-72页 |
4.1 不同处理对马鲛鱼生物胺的影响 | 第68-70页 |
4.2 马鲛鱼的保鲜试验 | 第70-71页 |
4.3 其它几种鱼类产品的复合保鲜试验 | 第71-7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结论 | 第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5.3 创新点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 第80-86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