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句型、句式系统实证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1-22页
    0.1 研究缘起第11-12页
    0.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2-15页
    0.3 语料来源第15-16页
    0.4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标注规范第16-22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及预期假设第22-38页
    1.1 研究背景综述第22-36页
        1.1.1 中介语理论研究综述第22-30页
        1.1.2 汉语中介语句型、句式习得研究综述第30-36页
    1.2 预期假设第36-38页
第二章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句型系统研究第38-59页
    2.1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句型系统考察第39-49页
        2.1.1 汉语本族语句型系统考察第40-41页
        2.1.2 中介语句型系统考察第41-45页
        2.1.3 中介语句型系统与本族语对比分析第45-49页
    2.2 韩国留学生中介语句型系统复杂度考察第49-57页
        2.2.1 汉语本族语句型系统复杂度考察第50-51页
        2.2.2 中介语句型系统复杂度考察第51-53页
        2.2.3 中介语句型系统复杂度与本族语对比分析第53-57页
    2.3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句型偏误分析第59-82页
    3.1 句型偏误的确定原则第59-60页
    3.2 韩国留学生中介语句型偏误分析第60-70页
        3.2.1 中介语句型偏误类型及分析第60-69页
        3.2.2 中介语句型偏误率对比分析第69-70页
    3.3 韩国留学生句型偏误对中介语系统的影响分析第70-81页
    3.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句式系统研究第82-115页
    4.1 汉语本族语句式系统考察第85-88页
    4.2 韩国留学生中介语句式系统考察第88-100页
        4.2.1 初级中介语句式系统考察第89-93页
        4.2.2 中级中介语句式系统考察第93-97页
        4.2.3 高级中介语句式系统考察第97-100页
    4.3 韩国留学生中介语句式系统与本族语对比分析第100-114页
        4.3.1 中介语与本族语句式分布区间及排序对比分析第100-103页
        4.3.2 中介语与本族语句式具体使用率对比分析第103-114页
    4.4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五章 韩国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句式偏误分析第115-154页
    5.1 句式偏误的确定原则第115-119页
    5.2 韩国留学生中介语句式偏误分析第119-149页
        5.2.1 中介语句式误加偏误分析第119-130页
        5.2.2 中介语句式遗漏偏误分析第130-141页
        5.2.3 中介语其他句式偏误分析第141-149页
    5.3 韩国留学生句式偏误对中介语系统的影响分析第149-152页
    5.4 本章小结第152-154页
第六章 韩国留学生中介语系统与教学输入语言关系探讨第154-179页
    6.1 中介语句型系统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55-162页
        6.1.1 初级中介语句型系统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55-157页
        6.1.2 中级中介语句型系统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57-159页
        6.1.3 高级中介语句型系统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59-161页
        6.1.4 中介语句型使用率发展趋势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61-162页
    6.2 中介语句型系统复杂度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62-164页
    6.3 中介语句式系统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64-175页
        6.3.1 初级中介语句式系统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64-167页
        6.3.2 中级中介语句式系统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67-171页
        6.3.3 高级中介语句式系统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71-174页
        6.3.4 中介语句式使用率发展趋势与教材对比分析第174-175页
    6.4 本章小结第175-179页
结论第179-183页
附录:句型、句式信息标注规范及实例第183-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3页
后记第193-194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研究
下一篇: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的生成逻辑与作用机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