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的现状 | 第10-19页 |
1.3.1 汉字本体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2 对外汉字教学与习得的研究 | 第13-15页 |
1.3.3 汉字书写偏误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4 汉字书写偏误国别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5 有待探讨的问题 | 第17-19页 |
2 意大利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调查与探讨 | 第19-35页 |
2.1 偏误的调查 | 第19-21页 |
2.1.1 比萨ITC Antonio Pacinotti学院概况 | 第19-20页 |
2.1.2 调查对象 | 第20页 |
2.1.3 语料来源 | 第20页 |
2.1.4 调查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2 偏误的界定与分类 | 第21-23页 |
2.2.1 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2.2.2 偏误的界定 | 第22页 |
2.2.3 偏误的分类标准 | 第22-23页 |
2.3 偏误的探讨 | 第23-31页 |
2.3.1 笔顺的偏误 | 第23-24页 |
2.3.2 笔画的偏误 | 第24-28页 |
2.3.3 部件的偏误 | 第28-30页 |
2.3.4 未归类错字列举 | 第30-31页 |
2.4 偏误的统计 | 第31-35页 |
2.4.1 三个班级汉字书写偏误统计 | 第31页 |
2.4.2 同一班级各类偏误类型统计 | 第31-34页 |
2.4.3 不同班级同类偏误对比 | 第34-35页 |
3 意大利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的成因 | 第35-44页 |
3.1 汉字的特征 | 第35-37页 |
3.1.1 中意文字的差异 | 第35-36页 |
3.1.2 汉字的结构 | 第36-37页 |
3.2 对外汉字的教学 | 第37-42页 |
3.2.1 汉字课程设置的不足 | 第37-38页 |
3.2.2 对外汉语教师的综合素养 | 第38页 |
3.2.3 汉字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3.2.4 汉字教学资源 | 第40-42页 |
3.3 学生的因素 | 第42-44页 |
3.3.1 文化背景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学习策略的选取 | 第43-44页 |
4 意大利初级汉字教学的策略 | 第44-49页 |
4.1 汉字课程设置的科学化 | 第44-45页 |
4.2 汉字教学策略的优化 | 第45-46页 |
4.2.1 笔画教学 | 第45-46页 |
4.2.2 部件教学 | 第46页 |
4.3 汉字教学资源的配置 | 第46-47页 |
4.3.1 汉字教材 | 第46-47页 |
4.3.2 汉字教学资源 | 第47页 |
4.4 提升汉语教师素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 第47-49页 |
5 结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67页 |
A. 意大利Pacinotti学院汉语一级班教学大纲 | 第53-56页 |
B. 意大利Pacinotti学院汉语班学生名单及概况 | 第56-59页 |
C. 意大利Pacinotti学院汉语班学生部分汉字书写偏误展示 | 第59-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