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选题研究情况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3 可能的创新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几个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分析 | 第15-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2.2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理论基础和必然性分析 | 第16-25页 |
2.2.1 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推动的必然结果 | 第16-17页 |
2.2.2 借鉴西方文官制度和总结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必然结果 | 第17-19页 |
2.2.3 公共行政的民主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 第19-21页 |
2.2.4 综合比较几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利弊的必然结果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25-33页 |
3.1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中国的沿革 | 第25-27页 |
3.1.1 建国前的干部选拔制度 | 第25-26页 |
3.1.2 建国后的干部选拔制度 | 第26-27页 |
3.2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 第27-29页 |
3.2.1 产生萌芽阶段(1978—1985年) | 第27页 |
3.2.2 孕育发展和推广阶段(1985—2002年) | 第27-28页 |
3.2.3 规范完善阶段(2002年至今) | 第28-29页 |
3.3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程序分析 | 第29-33页 |
3.3.1 选拔标准及资格条件确定 | 第29-30页 |
3.3.2 公开报名与资格审查 | 第30页 |
3.3.3 考试与测评 | 第30-31页 |
3.3.4 组织考察 | 第31页 |
3.3.5 讨论决定与任用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公开选拔制度遇到的问题分析 | 第33-39页 |
4.1 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 | 第33-34页 |
4.2 程序设计方面的问题 | 第34-35页 |
4.3 方法技术方面的问题 | 第35-36页 |
4.4 机制配套方面的问题 | 第36-37页 |
4.5 组织保障方面的问题 | 第37-39页 |
第五章 H县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分析 | 第39-51页 |
5.1 H县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总体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5.2 2010年公开选拔县管领导干部实例与分析 | 第40-44页 |
5.2.1 实例简述 | 第40-43页 |
5.2.2 案例分析 | 第43-44页 |
5.3 2011至2012年H县面向全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实例分析 | 第44-51页 |
5.3.1 案例简述 | 第44-49页 |
5.3.2 案例分析 | 第49-51页 |
第六章 完善公开选拔制度体系的对策研究 | 第51-57页 |
6.1 加强研究公开选拔理论体系 | 第51页 |
6.2 引导树立正确的观念体系 | 第51-53页 |
6.3 优化公开选拔的程序体系 | 第53页 |
6.4 创新发展公开选拔的方法技术体系 | 第53-54页 |
6.5 进一步健全公开选拔的制度机制体系 | 第54-56页 |
6.6 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