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关于时间副词的范围 | 第11-12页 |
1.3 时间副词“始终”“一直”、“一向”、“一贯”的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1.3.1 语义对比分析 | 第13-15页 |
1.3.2 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 第15-20页 |
1.3.3 语用功能对比分析 | 第20-21页 |
1.3.4 偏误对比分析 | 第21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页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1.6 本文的语料来源 | 第22-23页 |
第2章 “始终”与“一直”的对比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 第23-30页 |
2.1 “始终”、“一直”的语义及语用对比分析 | 第23-26页 |
2.2 “始终”、“一直”句法分析 | 第26-29页 |
2.3 关于"始终"、"一直"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 第29-30页 |
第3章 “一向”与“一贯”的对比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 第30-34页 |
3.1 “一向”、“一贯”的语义及语用对比 | 第31-32页 |
3.2 “一向”、“一贯”的句法对比 | 第32-33页 |
3.3 关于“一向”、“一贯”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 第33-34页 |
第4章 基于HSK典型偏误的“一直”与“一向”的相关对比分析 | 第34-41页 |
4.1 二组词静态义与动态义的混淆及相应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4.2 两组词在时点与时段上的偏误及相应对比分析 | 第35-37页 |
4.2.1 与时点成分的共现对比 | 第35-36页 |
4.2.2 与泛时或模糊时段成分共现的对比 | 第36页 |
4.2.3 与短时时段共现时的偏误及相应对比分析 | 第36页 |
4.2.4 与长时时段共现时的偏误及相应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4.3 两组词在时制方面的混淆及相应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4.4 与体助词“着”、“了”、“过”共现时的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4.5 与准体助词“下去”共现时的对比分析 | 第39页 |
4.6 与体态副词“在”共现时的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4.7 语言环境色彩的区别 | 第40-41页 |
第5章 总结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