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1.1 选题原因和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2.1 内在动机的界定 | 第11页 |
2.2 内在动机的测量 | 第11-12页 |
2.3 内在动机的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2.3.1 自我决定理论 | 第12-13页 |
2.3.2 自我卷入理论 | 第13页 |
2.4 内在动机的影响因素 | 第13-18页 |
2.4.1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 第13-14页 |
2.4.2 工作本身的特性 | 第14页 |
2.4.3 自我效能感 | 第14页 |
2.4.4 竞争与内在动机的关系研究 | 第14-16页 |
2.4.5 外在评价与反馈和内在动机的关系研究 | 第16-18页 |
2.5 关于幼儿内在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6 研究假设 | 第19-20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0-40页 |
3.1 预实验 | 第20-21页 |
3.2 被试 | 第21-22页 |
3.3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3.4 研究一:不同竞争情境对幼儿内在动机的影响研究 | 第22-27页 |
3.4.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3.4.2 研究被试 | 第22页 |
3.4.3 研究程序 | 第22-23页 |
3.4.4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23-24页 |
3.4.5 研究结果 | 第24-25页 |
3.4.5.1 对因变量的测量结果内在动机进行验证 | 第24页 |
3.4.5.2 实验分组有效性的验证分析 | 第24页 |
3.4.5.3 不同竞争情境对幼儿内在动机的影响 | 第24-25页 |
3.4.6 分析与讨论 | 第25-27页 |
3.5 研究二:竞争结果对幼儿内在动机的影响研究 | 第27-33页 |
3.5.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5.2 研究被试 | 第27页 |
3.5.3 研究程序 | 第27-28页 |
3.5.4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28页 |
3.5.5 研究结果 | 第28-31页 |
3.5.5.1 对因变量的测量结果内在动机进行验证 | 第28页 |
3.5.5.2 竞争结果对幼儿内在动机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5.3 不同情境下竞争成功对幼儿内在动机的影响 | 第29页 |
3.5.5.4 不同情境对竞争失败幼儿内在动机的影响 | 第29-30页 |
3.5.5.5 不同竞争结果组的幼儿在能力评价方面的差异 | 第30页 |
3.5.5.6 幼儿对自身的能力评价与其内在动机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3.5.5.7 幼儿的能力评价对其内在动机的预测作用 | 第31页 |
3.5.6 分析与讨论 | 第31-33页 |
3.6 研究三:评价方式对竞争失败幼儿内在动机的影响研究 | 第33-40页 |
3.6.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3.6.2 研究被试 | 第33页 |
3.6.3 研究程序 | 第33-34页 |
3.6.4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34页 |
3.6.5 研究结果 | 第34-38页 |
3.6.5.1 对评价前后因变量的测量结果内在动机进行验证 | 第34页 |
3.6.5.2 评价前三组被试内在动机情况比较 | 第34-35页 |
3.6.5.3 评价后三组被试内在动机情况比较 | 第35-36页 |
3.6.5.4 小班幼儿评价前后三组被试内在动机的变化情况对比 | 第36-37页 |
3.6.5.5 中班幼儿评价前后三组被试内在动机的变化情况对比 | 第37-38页 |
3.6.5.6 大班幼儿评价前后三组被试内在动机的变化情况对比 | 第38页 |
3.6.6 分析与讨论 | 第38-40页 |
4 总分析与讨论 | 第40-44页 |
4.1 竞争本身对幼儿内在动机产生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 不同竞争情境下取得的不同结果对幼儿内在动机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不同评价方式对竞争失败幼儿内在动机的缓冲效果 | 第42-44页 |
5 结论 | 第44-45页 |
6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法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