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缩略语一览表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1.1 紫贻贝生物学 | 第8-12页 |
1.1.1 紫贻贝的分布 | 第8页 |
1.1.2 紫贻贝的生长和繁殖 | 第8-9页 |
1.1.3 紫贻贝繁殖的影响因素 | 第9-10页 |
1.1.4 紫贻贝的养殖 | 第10-11页 |
1.1.5 紫贻贝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 影响精子质量的因素 | 第12-14页 |
1.2.1 精子收集时间 | 第12页 |
1.2.2 生存环境 | 第12页 |
1.2.3 个体营养 | 第12-13页 |
1.2.4 个体和精子的年龄 | 第13页 |
1.2.5 糖、氨基酸和维生素 | 第13-14页 |
1.2.6 海洋软体动物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的提高 | 第14页 |
1.3 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 | 第14-17页 |
1.3.1 精子收集 | 第14-15页 |
1.3.2 稀释液 | 第15页 |
1.3.3 抗冻剂及毒性评价 | 第15-16页 |
1.3.4 冷冻保存前精子的稀释与浓缩 | 第16页 |
1.3.5 冷冻速率 | 第16-17页 |
1.3.6 解冻温度 | 第17页 |
1.4 精子质量 | 第17-19页 |
1.4.1 精子质量评价 | 第17-18页 |
1.4.2 精子质量评估指数 | 第18-19页 |
1.5 卵子冷冻保存技术 | 第19-21页 |
1.5.1 冷冻保护剂的选择 | 第19-20页 |
1.5.2 造成卵子冷冻损伤的可能原因 | 第20-21页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原料 | 第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2.1.3 主要仪器与耗材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2.2.1 冷冻卵子保存技术 | 第24-26页 |
2.2.2 冷冻精子保存技术 | 第26-28页 |
2.2.3 冷冻精子与冷冻卵子的发育 | 第28-29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47页 |
3.1 冷冻卵子保存技术 | 第30-35页 |
3.1.1 不同浓度的聚蔗糖对超低温冷冻后卵子质量的影响 | 第30页 |
3.1.2 不同抗冻剂组合对超低温冷冻后卵子质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1.3 不同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超低温冷冻后卵子质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1.4 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超低温冷冻后卵子质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1.5 冷冻麦管大小对超低温冷冻后卵子质量的影响 | 第33页 |
3.1.6 卵子密度对超低温冷冻后卵子质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1.7 超低温冷冻保存对卵子质量影响 | 第34-35页 |
3.2 冷冻精子保存技术 | 第35-42页 |
3.2.1 平衡时间对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精子质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冷冻速率对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精子质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3 不同降温温度对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精子质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4 不同抗冻剂对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精子质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5 解冻温度对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精子质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6 不同精卵比例对超低温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7 精子细胞膜和顶体膜完整性 | 第41-42页 |
3.3 冷冻精子与冷冻卵子的发育 | 第42-44页 |
3.3.1 不同精卵比例对冷冻精子和卵子受精的影响 | 第42页 |
3.3.2 受精后期发育 | 第42-43页 |
3.3.3 受精后期发育情况 | 第43-44页 |
3.4 讨论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