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原料及添加剂论文--食品添加剂论文

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成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南五味子资源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南五味子植物简介第11页
     ·南五味子资源简介第11-12页
     ·南五味子营养价值与食品开发第12页
   ·南五味子化学成分第12-19页
     ·木质素第13-15页
     ·三萜类物质第15-18页
     ·挥发油第18-19页
     ·其他第19页
   ·南五味子的生物活性作用第19-21页
     ·抗菌作用第19-20页
     ·保肝作用第20页
     ·抗HIV作用第20页
     ·抗肿瘤作用第20-21页
     ·免疫促进作用第21页
   ·植物源食品防腐剂研究进展第21-24页
     ·植物源防腐剂的来源第21-22页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抑菌主要成分第22-23页
     ·植物天然防腐剂活性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第23页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23-2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页
   ·研究内容第24-25页
   ·创新之处第25-26页
第二章 南五味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第26-37页
   ·引言第26页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材料第26页
     ·菌种第26-27页
     ·试验药品第27页
     ·试验仪器第27页
   ·试验方法第27-29页
     ·培养基配制第27页
     ·南五味子粉碎第27页
     ·水提取物的制备第27-28页
     ·乙醇提取物的制备第28页
     ·丙酮提取物的制备第28页
     ·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制备第28页
     ·石油醚提取物的制备第28页
     ·菌悬液制备第28页
     ·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第28-29页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29页
     ·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第29页
     ·数据分析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南五味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第29-31页
     ·南五味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食品腐败细菌的MIC第31-34页
     ·南五味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食品腐败细菌的MBC第34-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南五味子氯仿萃取物活性成分分析第37-52页
   ·引言第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材料第37页
     ·菌种第37-38页
     ·实验药品第38页
     ·仪器第38页
   ·试验方法第38-42页
     ·南五味子粉末的制备第38页
     ·南五味子提取物的制备第38-39页
     ·南五味子萃取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测定第39页
     ·南五味子提取物化学成分系统分组预实验第39-40页
     ·南五味子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第40页
     ·薄层色谱法(TLC)筛选各萃取部分展开剂第40-41页
     ·南五味子氯仿萃取物活性成分的分离第41-42页
     ·南五味子氯仿萃取物活性成分的纯化第42页
     ·氯仿萃取物中活性成分定性鉴定第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50页
     ·乙醇提取物各极性部位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第42-43页
     ·南五味子提取物系统预实验检测结果第43-44页
     ·南五味子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第44-45页
     ·醇提取物各极性部位单溶剂展开结果第45-47页
     ·南五味子氯仿萃取物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结果第47页
     ·各个化合物的氢谱解析数据及定性鉴定结果第47-50页
   ·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南五味子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第52-61页
   ·引言第52页
   ·材料与方法第52-53页
     ·材料第52页
     ·菌种第52页
     ·试验药品第52-53页
     ·试验仪器第53页
   ·试验方法第53-54页
     ·培养基配制第53页
     ·菌悬液制备第53页
     ·单体化合物抑菌活性测定第53页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53-54页
     ·单体化合物与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抑菌能力的比较第54页
     ·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第54页
     ·数据分析第54页
   ·结果与分析第54-60页
     ·南五味子单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第54-55页
     ·三种单体化合物对食品腐败菌的MIC、MBC第55-57页
     ·三个单体化合物与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抑菌能力的比较第57-59页
     ·三种单体化合物的MBC第59-60页
   ·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件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菜用马铃薯咸菜的加工工艺及其品质控制研究
下一篇:亚铁盐抑菌作用的研究及其在罗非鱼保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