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结构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山药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山药的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 第10页 |
| ·山药的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植物多糖提取 | 第11-12页 |
| ·植物多糖分离纯化 | 第12页 |
| ·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2 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16-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页 |
| ·材料 | 第16页 |
| ·仪器 | 第16页 |
| ·试剂 | 第1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6-21页 |
| ·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16-18页 |
| ·原料的预处理及供试液的制备 | 第18-19页 |
| ·样品测定 | 第19页 |
| ·提取山药多糖的单因素实验 | 第19-20页 |
| ·提取山药多糖的正交实验 | 第20-2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7页 |
| ·乙醇浓度对多糖的得率的影响 | 第21页 |
| ·沉淀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浸提温度对浸提的影响 | 第22页 |
| ·料液比对山药浸提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浸提次数对浸提的影响 | 第23页 |
| ·浸提时间对浸提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山药多糖提取正交实验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3 山药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实验 | 第28-5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 ·材料 | 第28页 |
| ·仪器 | 第28-29页 |
| ·试剂 | 第29页 |
| ·检测方法 | 第29-31页 |
|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 ·多糖的测定 | 第30页 |
| ·多糖对羟自由基清除 | 第30-31页 |
| ·多糖的旋光度测定 | 第31页 |
| ·多糖的溶解性测定 | 第31页 |
| ·多糖的显色反应 | 第31页 |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8页 |
| ·工艺流程 | 第31-32页 |
| ·蛋白质的去除 | 第32页 |
| ·小分子物质的去除 | 第32-33页 |
| ·脱色 | 第33页 |
| ·Cellulose DEAE-52 柱层析 | 第33-35页 |
| ·Sephadex G-100 柱层析 | 第35-38页 |
| ·实验数据与分析 | 第38-53页 |
| ·蛋白质标准曲线 | 第38-39页 |
| ·蛋白质的去除 | 第39-41页 |
| ·DEAE52 洗脱剂的选择 | 第41页 |
| ·DEAE 洗脱曲线 | 第41-43页 |
| ·Sephadex 洗脱曲线 | 第43-45页 |
| ·山药多糖的纯度测定 | 第45-48页 |
| ·山药多糖的理化性质 | 第48-50页 |
| ·山药多糖的抗氧化比较 | 第50-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4 山药多糖的成分及其结构分析 | 第54-68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56页 |
| ·材料 | 第54页 |
|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 ·试验试剂 | 第54-56页 |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 ·山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流程图 | 第56-57页 |
| ·山药多糖的组成分析 | 第57-58页 |
| ·山药多糖的IR 光谱分析 | 第58页 |
| ·NMR 分析 | 第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7页 |
| ·山药中性多糖的组成 | 第58-60页 |
| ·酸性多糖1 的组成 | 第60-62页 |
| ·酸性多糖2 的组成 | 第62-64页 |
| ·山药多糖的红外光谱 | 第64-67页 |
| ·山药中性多糖的 NMR 图谱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全文总结 | 第68-69页 |
| ·存在问题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