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12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6-7页 |
1.研究目的 | 第6-7页 |
2.选题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 | 第7-8页 |
(三)汉字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1.对外汉字教学研究 | 第8-9页 |
2.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 第9-10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0-12页 |
一、汉字书写偏误统计与分析 | 第12-17页 |
(一)语料来源 | 第12页 |
(二)偏误统计方法 | 第12-13页 |
(三)中亚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统计 | 第13-14页 |
(四)中亚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 | 第14-17页 |
二、汉字书写偏误类型 | 第17-34页 |
(一)错字层面 | 第17-29页 |
1.笔画偏误 | 第18-23页 |
2.部件偏误 | 第23-28页 |
3.笔顺偏误 | 第28-29页 |
(二)别字层面 | 第29-34页 |
1.形近别字 | 第30-31页 |
2.音近别字 | 第31-32页 |
3.形音皆近别字 | 第32-34页 |
三、汉字书写偏误原因探析 | 第34-37页 |
(一)笔画偏误原因 | 第34-35页 |
(二)部件偏误原因 | 第35页 |
(三)别字偏误原因 | 第35-37页 |
四、汉字书写偏误对策 | 第37-41页 |
(一)初级阶段的汉字学习 | 第37-39页 |
1.笔画偏误对策 | 第37-38页 |
2.部件偏误对策 | 第38-39页 |
(二)中级阶段的汉字学习 | 第39-41页 |
1.部件组字策略 | 第39页 |
2.别字对策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