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凭据类介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一) 介词和介词短语研究 | 第9-10页 |
(二) 凭据类介词及相关组合研究 | 第10-12页 |
(三) 凭据类介词偏误研究 | 第12页 |
三、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一) 凭据类介词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 凭据类介词的分类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 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凭据类介词结构的构成 | 第15-27页 |
第一节 凭据类介词结构对体词性宾语的选择 | 第16-22页 |
一、只能用介词框架的 | 第19-20页 |
二、既可用介词框架也可用介词短语的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凭据类介词结构对谓词性宾语的选择 | 第22-26页 |
一、凭据类介词结构带谓词性宾语的特点 | 第22-23页 |
二、凭据类介词结构所带谓词性宾语的类型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凭据类介词结构的句法功能及其制约因素 | 第27-39页 |
第一节 凭据类介词短语和介词框架的句法功能 | 第27-28页 |
一、句首状语 | 第27页 |
二、句中状语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影响凭据类介词结构句法功能的因素 | 第28-38页 |
一、句法因素 | 第29-32页 |
二、语义因素 | 第32-34页 |
三、语用因素 | 第34-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凭据类介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 第39-49页 |
第一节 凭据类介词偏误分析 | 第39-46页 |
一、偏误类型 | 第39-44页 |
二、偏误原因 | 第44-46页 |
第二节 凭据类介词教学建议 | 第46-48页 |
一、易混介词对比 | 第46-47页 |
二、目的语与母语对比 | 第47页 |
三、正误对比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