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米枣简介 | 第11-12页 |
1.2 果汁加工技术 | 第12-15页 |
1.2.1 破碎取汁技术 | 第12-13页 |
1.2.2 护色技术 | 第13页 |
1.2.3 热烫技术 | 第13页 |
1.2.4 澄清技术 | 第13-14页 |
1.2.5 调配技术 | 第14-15页 |
1.2.6 稳定技术 | 第15页 |
1.3 果汁饮料贮藏理化特征变化 | 第15-16页 |
1.4 枣类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16-19页 |
1.4.1 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枣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2.3 主要试剂药品 | 第21-22页 |
2.4 方法 | 第22-32页 |
2.4.1 米枣汁加工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第22-27页 |
2.4.2 米枣汁贮藏中理化特征变化试验 | 第27页 |
2.4.3 几种果汁抗氧化活性对比试验 | 第27-28页 |
2.4.4 米枣汁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 | 第28页 |
2.4.5 主要测试指标及方法 | 第28-32页 |
2.4.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65页 |
3.1 米枣汁加工工艺参数优化 | 第32-48页 |
3.1.1 护色条件对米枣汁的影响 | 第32-35页 |
3.1.2 热烫条件对米枣汁的影响 | 第35-37页 |
3.1.3 果胶酶澄清对米枣汁的影响 | 第37-40页 |
3.1.4 正交配方试验对米枣汁的影响 | 第40-41页 |
3.1.5 食盐和蜂蜜增味试验对米枣汁的影响 | 第41-42页 |
3.1.6 稳定剂对米枣汁的影响 | 第42-46页 |
3.1.7 米枣汁成品的保温试验 | 第46-47页 |
3.1.8 米枣汁饮料的产品指标 | 第47-48页 |
3.2 米枣汁贮藏过程中理化特性变化 | 第48-53页 |
3.2.1 米枣汁贮藏中的感官分析 | 第48页 |
3.2.2 米枣汁贮藏中沉淀率、电导率、色差、浊度和澄清度的变化 | 第48-50页 |
3.2.3 米枣汁贮藏中糖酸、V_C和蛋白质的变化 | 第50-51页 |
3.2.4 米枣汁贮藏中多酚、总黄酮和单宁的变化 | 第51-52页 |
3.2.5 米枣汁贮藏中钙、铁和磷的变化 | 第52-53页 |
3.3 几种果汁对比抗氧化性试验 | 第53-58页 |
3.3.1 还原力对比试验 | 第53-54页 |
3.3.2 对·OH清除能力对比试验 | 第54-55页 |
3.3.3 总抗氧化能力对比试验 | 第55-56页 |
3.3.4 对·O_2~-清除能力对比试验 | 第56-57页 |
3.3.5 对DPPH·清除能力对比试验 | 第57-58页 |
3.3.6 对NO_2~-清除能力对比试验 | 第58页 |
3.4 贮藏过程中米枣汁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58-65页 |
3.4.1 加速破坏性试验结果 | 第58-59页 |
3.4.2 贮藏过程中米枣汁抗氧化物质的变化 | 第59-60页 |
3.4.3 还原能力的变化 | 第60页 |
3.4.4 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 第60-61页 |
3.4.5 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 | 第61-62页 |
3.4.6 清除·O_2~-自由基的能力 | 第62页 |
3.4.7 清除NO_2~-的能力 | 第62-63页 |
3.4.8 总抗氧化能力 | 第63-64页 |
3.4.9 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 第64-65页 |
4 讨论 | 第65-70页 |
4.1 护色、热烫和澄清工艺对米枣澄清汁的影响 | 第65-66页 |
4.2 调配和稳定优化对米枣汁成品的影响 | 第66-67页 |
4.3 自然贮藏对米枣汁稳定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 5种果汁对比抗氧化试验 | 第68-69页 |
4.5 米枣汁贮藏中体外抗氧化试验 | 第69-70页 |
5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附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