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15-17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7-32页 |
1. 白酒糟的生产概况 | 第17页 |
2. 白酒糟的加工处理 | 第17-18页 |
3. 白酒糟饲料的营养价值 | 第18-19页 |
4. 影响白酒糟饲料化学成分的因素 | 第19-22页 |
5. 化学法预测饲料消化能值概况 | 第22-27页 |
5.1 总消化养分体系 | 第22-23页 |
5.2 以粗纤维为主效应因子预测饲料消化能的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5.3 以NDF或ADF为主要预测因子预测消化能的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5.4 其它饲料化学成分对消化能预测模型的影响 | 第25-26页 |
5.5 饲料分类建立预测模型的发展概况 | 第26-27页 |
6. 体外酶解法 | 第27-30页 |
6.1 一步酶解法 | 第27-28页 |
6.2 多步酶解法 | 第28-30页 |
7. 存在问题、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7.1 存在问题 | 第30页 |
7.2 试验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7.3 研究路线 | 第31-32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32-69页 |
试验一 化学成分分析法建立白酒糟消化能及养分消化率预测模型的研究 | 第32-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1.1 白酒糟样品 | 第32-33页 |
1.2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33页 |
1.3 日粮配方 | 第33页 |
1.4 试验设计和消化试验 | 第33-34页 |
1.5 样品的制备与处理 | 第34-35页 |
1.6 分析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 | 第35页 |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2.1 白酒糟各化学成分与消化能的相关关系 | 第35-37页 |
2.2 白酒糟各化学成分与能量消化率的相关关系 | 第37页 |
2.3 白酒糟各化学成分与干物质消化率的相关关系 | 第37-38页 |
2.4 白酒糟消化能预测模型 | 第38页 |
2.5 白酒糟能量消化率的预测模型 | 第38-40页 |
2.6 白酒糟干物质消化率的预测模型 | 第40页 |
2.7 通径分析筛选最佳估测因子 | 第40-41页 |
2.8 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比较 | 第41-42页 |
3. 讨论 | 第42-45页 |
3.1 粗纤维对白酒糟消化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 中性洗涤纤维对白酒糟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 模型中估测因子的取舍 | 第44-45页 |
4. 小结 | 第45-46页 |
试验二 化学成分分析法建立白酒糟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预测模型的研究 | 第46-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1.1 白酒糟样品和试验动物 | 第46页 |
1.2 试验设计和饲养管理 | 第46-48页 |
1.3 试验日粮 | 第48-49页 |
1.4 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 第49-50页 |
1.5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50页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2.1 白酒糟化学成分与赖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相关关系 | 第50-54页 |
2.2 白酒糟化学成分与蛋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相关关系 | 第54页 |
2.3 白酒糟化学成分与精氨酸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相关关系 | 第54-55页 |
2.4 白酒糟化学成分与苏氨酸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相关关系 | 第55-56页 |
2.5 蛋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预测模型 | 第56-57页 |
2.6 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预测模型 | 第57-58页 |
2.7 精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预测模型 | 第58页 |
3. 讨论 | 第58-59页 |
3.1 纤维对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 饲料化学成分预测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可靠性 | 第59页 |
4. 小结 | 第59-60页 |
试验三 仿生消化法测定白酒糟消化能及养分消化率的可行性研究 | 第60-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1.1 待测饲料 | 第60页 |
1.2 仿生消化试验 | 第60-61页 |
1.3 称样 | 第61页 |
1.4 仿生消化系统操作过程 | 第61-62页 |
1.5 测定指标 | 第62页 |
1.6 计算公式 | 第62-63页 |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2.1 仿生消化法消化能值、能量消化率、干物质消化率 | 第63-65页 |
2.2 仿生法消化能及养分消化率与动物法测定值的比较 | 第65-66页 |
2.3 仿生法消化能及养分消化率与动物法测定值的相关关系 | 第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3.1 仿生消化法与动物法测定值的比较 | 第66-67页 |
3.2 仿生消化法预测饲料消化能值的可行性 | 第67-68页 |
4. 小结 | 第68-69页 |
总体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