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次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研究“真假交际”的出发点 | 第10-11页 |
·“真假交际”分析语料出处 | 第11-12页 |
·“真假交际”定义 | 第12页 |
2. 国内不真实课堂的调查 | 第12-15页 |
·国内“不真实”课堂现状 | 第12-14页 |
·“不真实”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 | 第13页 |
·学生对“不真实”课堂的教学反应 | 第13-14页 |
·国内“不真实”课堂的根源 | 第14-15页 |
3. 对国内“不真实“教材的调查 | 第15-29页 |
·汉语口语教材及其运用的现状 | 第15-16页 |
·典型教材中典型“真假交际”语料对比分析 | 第16-29页 |
·《发展汉语》中的“真假交际” | 第16-20页 |
·《长城汉语》中的“真假交际” | 第20-24页 |
·《汉语教程》(第一册 上、下)中的“真假交际” | 第24-26页 |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 上、下)中的“真假交际” | 第26-29页 |
4. 对外汉语口语课堂现状改变策略 | 第29-42页 |
·“以学生为本”,合理利用教材,改进口语教学 | 第30-36页 |
·话题的选择 | 第30-31页 |
·对学生感兴趣话题的调查 | 第31-33页 |
·语言材料(即教材)的选择性输入 | 第33-35页 |
·充分考虑汉语学习者的特征以及其个体差异 | 第35-36页 |
·“以学生为本”教学实践个案分析 | 第36-42页 |
·个案对比 | 第36-39页 |
·学生访谈 | 第39-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