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各种酒及其制造论文--啤酒论文

絮凝性适中优良啤酒酵母菌株的选育及应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0页
   ·啤酒及啤酒的营养功能第11页
   ·啤酒行业的发展第11-12页
   ·影响啤酒风味的主要物质第12-14页
     ·双乙酰第12页
     ·乙醛第12-13页
     ·高级醇第13页
     ·酯类第13页
     ·有机酸第13-14页
       ·啤酒中有机酸对啤酒风味品质的影响第13-14页
       ·啤酒中有机酸的测定方法第14页
   ·啤酒酵母第14-17页
     ·优良啤酒酵母应具备的特点第15页
     ·优良酿酒酵母的主要选育途径第15-17页
       ·自然选育第15页
       ·诱变育种第15-16页
       ·酵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第16-17页
       ·基因工程育种第17页
   ·啤酒酵母的絮凝第17-20页
     ·酵母絮凝的影响因素第17-19页
       ·遗传因素对酵母絮凝的影响第17-18页
       ·非遗传因素对酵母絮凝的影响第18-19页
     ·啤酒酵母凝聚性的测定方法第19页
     ·选育絮凝性好的酵母菌株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课题研究目标、意义以及内容第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30页
   ·实验材料第20-23页
     ·材料与试剂第20-22页
       ·菌株与培养基第20-21页
       ·主要试剂第21-22页
     ·主要仪器第22-23页
   ·主要实验方法第23-27页
     ·自然选育第23-24页
       ·涂布平板分离第23-24页
       ·连续培养第24页
     ·EMS诱变与连续培养联合选育第24-25页
       ·EMS诱变初始菌株第24页
       ·连续培养第24页
       ·最佳诱变时间的选择第24-25页
     ·菌株的筛选第25页
       ·初筛第25页
       ·复筛第25页
       ·遗传稳定性实验第25页
     ·10L麦汁酵母的扩大培养方案第25页
     ·糖化配料第25-26页
     ·糖化执行工艺第26页
     ·发酵工艺参数第26页
     ·感官风味品质的评价第26-27页
     ·菌株活化第27页
     ·可乐瓶低温发酵第27页
     ·酸感品评第27页
   ·主要分析方法第27-30页
     ·絮凝性的测定第27页
     ·双乙酰的测定第27-28页
     ·外观糖度、发酵度、总酸和pH值的测定第28页
     ·发酵力的测定第28页
     ·α-氨基氮的测定第28页
     ·酵母数的测定第28页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第28页
     ·风味物质的测定第28-3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0-54页
   ·絮凝性适中优良酵母菌株的筛选第30-35页
     ·菌株的初筛第30-32页
       ·自然选育法筛选结果第30-31页
       ·EMS诱变与连续培养结合筛选结果第31-32页
     ·复筛实验第32-34页
     ·遗传稳定性实验第34页
     ·小结第34-35页
   ·目标菌株S16在啤酒中试规模的发酵分析第35-46页
     ·发酵液中酵母细胞数的变化第35-36页
     ·发酵液中双乙酰含量的变化第36-37页
     ·发酵液中乙醛含量的变化第37页
     ·发酵液中外观糖度的变化第37-38页
     ·发酵液中发酵度的变化第38页
     ·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含量的变化第38-41页
       ·发酵液中乙酸含量的变化第38-39页
       ·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变化第39页
       ·发酵液中丙酮酸含量的变化第39-40页
       ·发酵液中柠檬酸含量的变化第40-41页
       ·发酵液中琥珀酸含量的变化第41页
     ·发酵液中高级醇含量的变化第41-43页
       ·发酵液中三种高级醇含量的变化第42页
       ·发酵液中总高级醇含量的变化第42-43页
     ·发酵液中主要酯类的变化第43-44页
       ·发酵液中几种主要酯的含量变化第43-44页
       ·发酵液中主要酯的总量的变化第44页
     ·感官评定结果第44-45页
     ·成熟发酵液的综合分析第45-46页
     ·小结第46页
   ·目标菌株S16与10株常用啤酒工业生产菌株发酵分析第46-54页
     ·各菌株发酵液中主要指标的分析第47-49页
       ·双乙酰、发酵度、α-氨基氮指标的测定第47页
       ·主要高级醇指标的测定第47-48页
       ·总高级醇、乙醛、DMS指标的测定第48-49页
     ·不同菌株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含量的分析第49-50页
     ·不同菌株发酵液中pH、总酸、酸感的分析第50-52页
     ·有机酸与pH、总酸、酸感的相关性分析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5页
   ·结论第54页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作者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降解菌及降解酶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构建及其通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