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日本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11-12页
     ·汉语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第11页
     ·语音在整个语言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第11页
     ·日本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特殊性第11-12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2-13页
     ·对比分析理论第12页
     ·偏误分析理论第12-13页
     ·中介与理论第13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文献调查法第13-14页
     ·问卷调查法第14页
     ·对比法第14页
   ·对日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述第14-17页
     ·对日汉语语音研究综述第14-16页
     ·对日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述第16-17页
   ·本篇论文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汉日语言语音对比第18-27页
   ·汉日元音对比第18-21页
     ·a 与あ的对比第18页
     ·o 与お的对比第18页
     ·e 与え的对比第18-19页
     ·i 与い的对比第19页
     ·u 与う的对比第19-21页
   ·汉日辅音对比第21-24页
     ·塞音的送气不送气对立与清浊对立的差异第22页
     ·塞擦音发音部位的差异第22-23页
     ·鼻辅音的差异第23页
     ·汉语的边音和日语的闪音第23-24页
   ·汉日声调对比第24-25页
     ·汉语声调特点第24页
     ·日语的声调特点第24页
     ·汉日声调的差异对比第24-25页
   ·汉日音节对比第25-27页
     ·汉语音节的特点第25-26页
     ·日语音节的特点第26页
     ·汉日音节的差异对比第26-27页
第三章 日本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偏误分析第27-47页
   ·研究的内容和过程第27-30页
     ·设计语音调查项第28页
     ·调查对象的选定第28-29页
     ·语音样本采集第29页
     ·对语音样本进行分第29页
     ·统计语音样本的偏误形式和偏误率第29页
     ·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偏误原因第29页
     ·调查结果第29-30页
   ·日本学生韵母偏误分析第30-36页
     ·单韵母偏误分析第30-32页
     ·复韵母偏误分析第32-34页
     ·鼻韵母偏误分析第34-36页
   ·日本学生声母偏误分析第36-39页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偏误状况第37页
     ·z、c、s 和 zh、ch、sh 的偏误状况第37-38页
     ·f 和 h 的偏误状况第38页
     ·r 和 l 的偏误状况第38-39页
   ·日本学生声调偏误分析第39-45页
     ·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单字声调偏误分析第39-40页
     ·日本学生汉语习得双音节词声调偏误分析第40-45页
   ·日本学生语流中偏误分析第45-47页
     ·语流音变的偏误第46页
     ·断句的偏误第46-47页
第四章 偏误成因分析第47-51页
   ·语际迁移第47-48页
     ·母语负迁移第47-48页
     ·其他第二语言的负迁移影响第48页
   ·目的语知识的泛化第48页
   ·学习环境的影响第48-49页
     ·社会环境第48-49页
     ·学校环境第49页
   ·学习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第49-51页
     ·学习者的个性和兴趣第49页
     ·学习的动机和态度第49-51页
第五章 关于语音教学的思考和方法探究第51-57页
   ·关于当下语音教学的一些思考第51-54页
     ·教学安排第51-52页
     ·教学手段第52-53页
     ·《汉语拼音方案》的教学和使用第53-54页
   ·关于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探究第54-57页
     ·掌握好发音位置第54-55页
     ·掌握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的区别第55-56页
     ·对学生声调进行指导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和不足第57-58页
附录第58-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注释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66-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市容标牌用字研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