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对外汉字教学在教学中地位的定位与发展 | 第10页 |
·认知心理学影响下汉字研究与教学的新发展 | 第10-12页 |
·对外汉字教学所取得的成果 | 第12-13页 |
·对外汉字教学所取的喜人成果 | 第12页 |
·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研究的方法和范围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的范围 | 第13-14页 |
·选题的学术价值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认知心理学简述及汉字的认知研究 | 第15-22页 |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 第15-17页 |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 第15页 |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和基本理论观点 | 第15-16页 |
·信息加工的原理 | 第16-17页 |
·汉字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认知特点 | 第17-19页 |
·汉字“难”的一面 | 第17-18页 |
·汉字“易”的一面 | 第18-19页 |
·汉字的认知过程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中外学习者学习汉字的认知特点对比研究 | 第22-28页 |
·中外学习者心理特征不同 | 第22-24页 |
·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 | 第22-23页 |
·记忆策略的发展有所不同 | 第23-24页 |
·思维定势的不同 | 第24页 |
·心理词典的建构过程不同 | 第24-25页 |
·相关知识不同 | 第25-26页 |
·口语词和心理词库的差别 | 第25-26页 |
·接触面与使用机会的多寡不同 | 第26页 |
·外国学习者在汉字认知过程中的优势 | 第26-28页 |
·认知心理上的优势 | 第26-27页 |
·认知策略上的优势 | 第27页 |
·自我管理能力上的优势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认知心理学对对外汉字教学的启示 | 第28-45页 |
·现有汉字的“认、写”关系的处理 | 第28-29页 |
·“先认后写” | 第28-29页 |
·“认写同步” | 第29页 |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提出 | 第29-39页 |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认知理论依据 | 第30-32页 |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优势 | 第32-33页 |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实验依据 | 第33-37页 |
·认知的理据性与相似性在“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教学中的应用 | 第37-39页 |
·如何促进汉字“认”的方面 | 第37-38页 |
·如何促进汉字“写”的方面 | 第38-39页 |
·认知心理学理论对对外汉字教学单位的影响 | 第39-45页 |
·汉字教学单位 | 第39-41页 |
·部件为汉字教学单位 | 第39-40页 |
·“基本部件+基本字体系”为汉字教学单位 | 第40-41页 |
·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应分步骤进行 | 第41-45页 |
·整字——部件——整字分步骤认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41页 |
·整字——部件——整字分步骤认读教学在课堂中的使用 | 第41-43页 |
·整字——部件——整字分步骤认读教学的教学评价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附录 I | 第47-49页 |
附录 II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