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三、前期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中意文化的主要差异 | 第14-23页 |
一、文化差异的概念 | 第14页 |
二、文化差异的分类及层次 | 第14-15页 |
三、中意价值观差异 | 第15-17页 |
(一) 思维模式差异 | 第15-16页 |
(二) 认知模式差异 | 第16-17页 |
四、跨文化交际 | 第17-20页 |
(一) 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 | 第17页 |
(二) 跨文化交际的分类 | 第17-20页 |
五、心理模式差异 | 第20-21页 |
(一) 不同的种族优越感导致排斥其他文化 | 第21页 |
(二) 母语思维定势导致构建目的语失误 | 第21页 |
六、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意大利学生汉语习得文化障碍分析 | 第23-30页 |
一、文化障碍的概念 | 第23页 |
二、文化障碍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第23-24页 |
三、文化障碍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 第24-27页 |
(一) 词汇系统中的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陌生感 | 第24-25页 |
(二) 意大利学生的母语文化思维定式导致的中国文化误读 | 第25-26页 |
(三) 中意文化间的对立、排斥导致的文化冲突 | 第26-27页 |
四、文化障碍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 | 第27-29页 |
(一) 对文化陌生感的求解激发汉语学习的好奇心 | 第27-28页 |
(二) 对文化误解的探究可以增加学习的求知欲 | 第28页 |
(三) 对文化障碍的克服提高汉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 第28-29页 |
五、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文化障碍的解决对策 | 第30-39页 |
一、课堂教学中加强文化因素的导入 | 第30-35页 |
(一) 通过背景阐述法消除文化陌生感 | 第30-31页 |
(二) 通过异同比较法减少文化误读 | 第31-35页 |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 第35-36页 |
(一) 开展汉语文化知识专题讲座,增强意大利汉语习得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 第35页 |
(二) 组织中国文化的实践活动,增强意大利汉语习得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 第35-36页 |
三、从心理层面上帮助意大利学生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 | 第36-38页 |
(一) 注重情感管理,善用激励手段 | 第37页 |
(二)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载体激发意大利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37页 |
(三) 强化服务意识,满足意大利学生的生活需要 | 第37-38页 |
四、小结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2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39-40页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40页 |
三、论文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建议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