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毛虫去毒技术及功能性油脂的制备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名词縮略表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马尾松毛虫简介 | 第13-15页 |
·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和种类 | 第13页 |
·马尾松毛虫概况 | 第13-15页 |
·昆虫类毒素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昆虫类毒素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马尾松毛虫毒素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 第17-19页 |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与技术 | 第17-18页 |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技术 | 第18-19页 |
·生物毒素的毒理学安全评价研究 | 第19-20页 |
·毒理学安全评价概况 | 第19-20页 |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程序 | 第20页 |
·昆虫油脂概述 | 第20-25页 |
·昆虫油脂的含量研究 | 第21-22页 |
·昆虫油脂的脂肪酸组成研究 | 第22-23页 |
·油脂提取方法 | 第23页 |
·昆虫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高级脂肪酸的分析 | 第25页 |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2 马尾松毛虫毒素的提取和基本性质 | 第28-42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2页 |
·工艺流程 | 第29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马尾松毛虫毒素的提取 | 第30页 |
·毒素醇提液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定性分析 | 第30页 |
·毒素水提液中蛋白质的定性分析 | 第30页 |
·马尾松毛虫生物碱成分的定性分析 | 第30-31页 |
·家兔皮肤刺激实验 | 第31页 |
·毒素成分分析 | 第31页 |
·毒素醇提物抑菌试验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0页 |
·几种粗提物的家兔皮肤刺激实验 | 第33-35页 |
·毒素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家兔皮肤刺激实验 | 第35-37页 |
·毒素水提液中蛋白质的家兔皮肤实验 | 第37-38页 |
·毒素酸提液中生物碱成分的家兔皮肤实验 | 第38-40页 |
·毒素醇提物的抑菌作用 | 第4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0-42页 |
3 马尾松毛虫去毒技术和毒理学评价 | 第42-56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主要仪器 | 第42-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毒素灭活技术研究 | 第43页 |
·经处理后的马尾松毛虫幼虫粉末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 第43-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马尾松毛虫毒素去灭活方法 | 第46-50页 |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第50页 |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 第50-51页 |
·Ames试验 | 第51-52页 |
·精子畸形试验 | 第52-5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3-56页 |
4 马尾松毛虫功能性油脂制备研究 | 第56-66页 |
·材料 | 第56-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主要仪器 | 第56-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马尾松毛虫幼虫粗脂肪的测定 | 第57页 |
·马尾松毛虫幼虫粗脂肪的提取 | 第57页 |
·混合脂肪酸制备方法 | 第57页 |
·硝酸银络合法纯化马尾松毛虫幼虫α-亚麻酸 | 第57-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马尾松毛虫幼虫粗脂肪的测定 | 第58页 |
·马尾松毛虫幼虫粗脂肪的提取 | 第58-61页 |
·硝酸银络合法纯化马尾松毛虫幼虫α-亚麻酸 | 第61-64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5 主要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