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核诱导乳清浓缩蛋白纤维形成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英文摘要第10-12页
1 引言第13-19页
    1.1 乳清蛋白概述第13-14页
        1.1.1 乳清蛋白第13页
        1.1.2 β-乳球蛋白第13页
        1.1.3 α-乳白蛋白第13-14页
    1.2 纳米纤维第14页
    1.3 纳米纤维的自组装机理第14-15页
    1.4 成核理论第15-16页
    1.5 影响纤维形成因素第16-17页
        1.5.1 促进作用第16页
        1.5.2 抑制作用第16页
        1.5.3 水解作用第16-17页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7页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8 创新点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8页
    2.1 材料与设备第19-20页
        2.1.1 原料第19页
        2.1.2 材料与药品第19-20页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0页
    2.2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2.3 试验方法第21-27页
        2.3.1 样品的制备第21-24页
        2.3.2 水解度测定第24页
        2.3.3 硫磺素-T荧光强度第24-25页
        2.3.4 蛋白聚合量第25页
        2.3.5 透射电镜第25页
        2.3.6 表面疏水性第25页
        2.3.7 游离巯基第25-26页
        2.3.8 质构第26页
        2.3.9 低场核磁第26页
        2.3.10 起泡性第26-27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71页
    3.1 核诱导对乳清浓缩蛋白纤维形成的影响第28-37页
        3.1.1 均相核与二次核第28页
        3.1.2 均相核与二次核自身聚合性能的比较第28-31页
        3.1.3 均相核与二次核诱导能力的差异第31-36页
        3.1.4 聚合驱动力第36-37页
    3.2 核水解处理对乳清浓缩蛋白纤维形成的影响第37-46页
        3.2.1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第37-38页
        3.2.2 酶解条件的确定第38-40页
        3.2.3 均相核与二次核水解液诱导能力的差异第40-45页
        3.2.4 聚合驱动力第45-46页
    3.3 核水解液离心处理对乳清浓缩蛋白纤维形成的影响第46-55页
        3.3.1 离心力的确定第46-48页
        3.3.2 均相核与二次核水解碎片诱导能力的差异第48-54页
        3.3.3 聚合驱动力第54-55页
    3.4 核诱导前后功能性质的变化第55-71页
        3.4.1 质构第56-58页
        3.4.2 凝胶水分组成及分布第58-62页
        3.4.3 起泡性第62-71页
4 讨论第71-74页
    4.1 核对乳清浓缩蛋白纤维形成的影响第71页
    4.2 核水解处理对乳清浓缩蛋白纤维形成的影响第71-72页
    4.3 核水解液离心处理对乳清浓缩蛋白纤维形成的影响第72页
    4.4 核诱导前后对乳清浓缩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第72-74页
5 结论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吸收水合法回收IGCC合成气中CO2的基础研究
下一篇:常一线直馏航煤的催化酯化脱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