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1页 |
二、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一)汉语能愿动词本体研究 | 第12-13页 |
(二)汉韩能愿动词对比研究 | 第13页 |
(三)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 第13-16页 |
第二章 汉韩可能类能愿动词的对应表达形式考察 | 第16-25页 |
一、“能”在韩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 | 第16-19页 |
(一)“能”和“(?)” | 第16-17页 |
(二)“能”和“(?)” | 第17页 |
(三)“能”和“(?)” | 第17-18页 |
(四)“能”和“(?)” | 第18页 |
(五)“能”和“(?)” | 第18-19页 |
二、“会”在韩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 | 第19-22页 |
(一)“会”和“(?)” | 第19页 |
(二)“会”和“(?)” | 第19-20页 |
(三)“会”和“(?)” | 第20-21页 |
(四)“会”和“(?)” | 第21-22页 |
三、“可以”在韩语中的对应表达形式 | 第22-25页 |
(一)“可以”和“(?)” | 第22页 |
(二)“可以”和“(?)” | 第22-23页 |
(三)“可以”和“(?)” | 第23页 |
(四)“可以”和“(?)”;(?)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韩国留学生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习得偏误调查与分析 | 第25-35页 |
一、调查的范围及对象 | 第25页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第25页 |
三、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5-35页 |
(一)韩国留学生“能”的习得偏误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5-30页 |
(二)韩国留学生“会”的习得偏误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30-32页 |
(三)韩国留学生“可以”的习得偏误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32-35页 |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类型及原因 | 第35-43页 |
一、韩国留学生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习得偏误类型 | 第35-39页 |
(一)错序型偏误 | 第35-36页 |
(二)误代型偏误 | 第36-38页 |
(三)遗漏型偏误 | 第38-39页 |
二、韩国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习得偏误原因 | 第39-43页 |
(一)能愿动词本体知识欠缺的影响 | 第39页 |
(二)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三)目的语知识过度泛化的影响 | 第40-41页 |
(四)教学方法与教材编写不当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五章 针对韩国留学生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习得的教学建议 | 第43-47页 |
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 第43-45页 |
(一)对比法 | 第43-44页 |
(二)归纳法 | 第44页 |
(三)语境教学法 | 第44-45页 |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 第45页 |
三、加强课堂操练及有针对性的课后巩固练习 | 第45-46页 |
四、完善教材的设计与编写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