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1 杀菌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1.1.1 传统热力杀菌技术 | 第11页 |
1.1.2 新型非热力杀菌技术 | 第11-12页 |
1.2 超高压杀菌技术 | 第12-15页 |
1.2.1 超高压概念 | 第12页 |
1.2.2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史 | 第12页 |
1.2.3 超高压技术原理 | 第12-14页 |
1.2.4 超高压技术特点 | 第14页 |
1.2.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6 超高压技术的局限性 | 第15页 |
1.3 哈密瓜及其加工现状 | 第15-17页 |
1.3.1 哈密瓜的营养学特性 | 第15-16页 |
1.3.2 哈密瓜研究加工进展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7-19页 |
1.4.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4.2 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1.4.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19-3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第20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2.1.4 酶活性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9页 |
2.2.1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ADH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2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AAT酶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3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HPL酶活性的影响 | 第23-25页 |
2.2.4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LOX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5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PLA-1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2.2.6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PLA-2酶活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7 基于主成分分析超高压对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哈密瓜汁中氨基酸在超高压条件下的变化 | 第31-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31页 |
3.1.2 试验仪器设备 | 第31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3.2.1 压力对氨基酸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温度对氨基酸的影响 | 第33-35页 |
3.2.3 时间对氨基酸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4 瓜汁中氨基酸的主成分分析 | 第36-38页 |
3.2.5 氨基酸综合分析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主要理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 第41-5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4.1.2 试验仪器设备 | 第41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4.2.1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pH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3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浊度的影响 | 第44页 |
4.2.4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褐变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5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颜色变化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6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还原型Vc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7 超高压对哈密瓜汁中微生物的影响 | 第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0-51页 |
5.2 本文创新点 | 第51页 |
5.3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附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