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对外汉语视听说课的性质及特点 | 第11-14页 |
第一节 视听说课的性质 | 第11页 |
第二节 视听说课的特点 | 第11-14页 |
一、授课材料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 第12页 |
二、多感官协同合作,学习效果好 | 第12-13页 |
三、提供展示平台,提升交际能力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中文电影作为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资源的理论依据及优势 | 第14-18页 |
第一节 中文电影作为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资源的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一、视听法理论 | 第14-15页 |
二、媒介传播理论 | 第15页 |
三、语用学理论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中文电影应用于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的优势 | 第16-18页 |
一、视听场景真实,眼、耳、口、脑并用,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 第16-17页 |
二、语言规范且生活化,利于口头表达能力提高 | 第17页 |
三、耳濡目染利于文化输入 | 第17-18页 |
第三章 中文电影应用于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的原则和过程 | 第18-29页 |
第一节 中文电影应用于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的原则 | 第18-24页 |
一、影片主题适切性原则 | 第18-21页 |
二、语言适切性原则 | 第21-23页 |
三、影片安排适切性原则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中文电影应用于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的过程 | 第24-29页 |
一、课前阶段 | 第24-26页 |
二、课堂阶段 | 第26-28页 |
三、课后阶段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中文电影应用于对外汉语视听说教学的个案展示——以电影《我的兄弟姐妹》为实例的教学设计 | 第29-54页 |
第一节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 | 第29-31页 |
一、选片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二、课型分析 | 第30页 |
三、教学对象分析 | 第30页 |
四、教学目标分析 | 第30-31页 |
五、教学内容分析 | 第31页 |
六、教学重点 | 第31页 |
七、教学难点 | 第31页 |
第二节 电影《我的兄弟姐妹》具体教学设计 | 第3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