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变性淀粉简介 | 第12页 |
·国内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酯化性淀粉简介 | 第13页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简介 | 第13-16页 |
·分子结构 | 第13-14页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质 | 第14-15页 |
·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糯玉米淀粉的特性 | 第16-17页 |
·糯玉米淀粉的应用前景 | 第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糯玉米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理化性质 | 第19-29页 |
·实验 | 第19-21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8页 |
·取代度对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透明度的的影响 | 第21页 |
·不同介质环境对琥珀酸淀粉酯透明度的影响 | 第21-23页 |
·不同取代度对糯玉米淀粉酯粘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酸碱对淀粉酯粘度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不同蔗糖和Nacl 浓度对糯玉米淀粉酯粘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辛烯基琥珀酸糯玉米淀粉酯冻融稳定性的研究 | 第26-27页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浓度对乳化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对乳化性的影响 | 第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响应面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研究 | 第29-41页 |
·实验 | 第29-31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反应pH 对取代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对取代度的影响 | 第32页 |
·体系的温度对酯化反应取代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体系的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取代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响应面优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 | 第34-35页 |
·二次回归拟合及方差分析 | 第35-36页 |
·响应面直观分析及最佳工艺参数确定 | 第36-3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第4章 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 | 第41-47页 |
·实验 | 第41-42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42-43页 |
·酸水解时间对DE 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酸浓度对DE 值的影响 | 第44页 |
·酸解反应的温度对淀粉DE 值的影响 | 第44-45页 |
·DE 值对酸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应用 | 第47-57页 |
·实验 | 第47-49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HLB 值的计算 | 第49-50页 |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甜橙香精 | 第50页 |
·壁材含量对酸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色拉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壁芯比对酸解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色拉油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粉末油脂的贮藏稳定性 | 第52-53页 |
·不同壁材粉末油脂感官及理化指标评价 | 第53页 |
·酸解辛烯基琥珀酸糯玉米淀粉酯包埋香兰素的缓释作用 | 第53-5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3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63页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