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3-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2 语料来源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7-25页 |
2.1 汉语语体研究 | 第17-21页 |
2.1.1 关于语体问题的研究 | 第17-19页 |
2.1.2 关于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问题的研究 | 第19-21页 |
2.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体教学研究 | 第21-25页 |
第三章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的词汇部分语体属性的考察 | 第25-31页 |
3.1《大纲》说明 | 第25-26页 |
3.1.1《大纲》的选用 | 第25页 |
3.1.2《大纲》的内容 | 第25-26页 |
3.2 考查的内容及考查的依据 | 第26-27页 |
3.3 考查结果 | 第27-30页 |
3.3.1《大纲》词汇按语体属性的分布情况 | 第27页 |
3.3.2《大纲》中语体词等级分布情况 | 第27-29页 |
3.3.3《大纲》中书面语词词类分布情况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韩国留学生的书面语体词汇偏误分析 | 第31-40页 |
4.1 与书面语体不搭配的词汇偏误 | 第31-35页 |
4.2 不符合韵律要求的词汇偏误 | 第35-38页 |
4.2.1 不足韵律词的双音模块而产生的偏误 | 第36页 |
4.2.2 超出韵律词的双音模块而产生的偏误 | 第36-38页 |
4.3 近义词语混淆而产生的词汇偏误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韩国留学生书面语词汇偏误原因分析 | 第40-46页 |
5.1 教学方面的原因 | 第40-42页 |
5.1.1 对汉语语体问题的研究不够充分 | 第40-41页 |
5.1.2《大纲》与造成书面语体词汇偏误的关系 | 第41页 |
5.1.3 分科教材与造成书面语体词汇偏误的关系 | 第41-42页 |
5.1.4 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42页 |
5.2 习得者自身方面的原因 | 第42-45页 |
5.2.1 母语负迁移 | 第43-44页 |
5.2.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44-45页 |
5.2.3 回避策略 | 第45页 |
5.2.4 习得者忽视汉语语体的重要性 | 第4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解决韩国留学生书面语词汇偏误的策略 | 第46-50页 |
6.1 教学方面 | 第46-48页 |
6.1.1 加强汉语语体问题的研究 | 第46页 |
6.1.2《大纲》应该做出的改进 | 第46-47页 |
6.1.3 教科书应该做出的改进 | 第47页 |
6.1.4 教师方面 | 第47-48页 |
6.2 习得者自身方面 | 第48-4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