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士谔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羊士谔生平补考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籍贯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生卒年考 | 第13-17页 |
第三节 交游 | 第17-25页 |
第二章 羊士谔作品流传考 | 第25-43页 |
第一节 羊士谔诗集流传情况 | 第25-29页 |
第二节 历代诗歌选本中羊士谔诗歌选录情况 | 第29-36页 |
第三节 疑作考辨 | 第36-43页 |
第三章 羊士谔诗歌内容 | 第43-58页 |
第一节 咏怀诗 | 第45-49页 |
第二节 酬赠送别诗 | 第49-54页 |
第三节 咏物诗 | 第54-56页 |
第四节 羊士谔思想倾向 | 第56-58页 |
第四章 羊士谔诗歌艺术与风格 | 第58-77页 |
第一节 诗体多样长于五律 | 第58-64页 |
第二节 清空淡雅哀而不伤 | 第64-68页 |
第三节 “妙造梁《选》”善用典故 | 第68-74页 |
第四节 “气格昂然不落卑调” | 第74-77页 |
第五章 羊士谔与中唐文学的发展 | 第77-87页 |
第一节 羊士谔与白居易及《诗人主客图》关系 | 第77-81页 |
第二节 羊士谔与中唐诗歌主潮—情感由外向内转变 | 第81-87页 |
结语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