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依托式汉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研究--以高年级汉语言本科专业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0页 |
1 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概述 | 第10-14页 |
1.1 定义 | 第10-11页 |
1.2 特征 | 第11页 |
1.3 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3.1 二语习得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1.3.2 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 内容依托式课程设置 | 第14-22页 |
2.1 汉语言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 第14-16页 |
2.2 问题与改革 | 第16-18页 |
2.3 内容依托式汉语言本科课程设置 | 第18-22页 |
2.3.1 一年级提高稳定阶段 | 第18页 |
2.3.2 二年级过渡适应阶段 | 第18-19页 |
2.3.3 三年级全面启用阶段 | 第19-20页 |
2.3.4 四年级巩固提高阶段 | 第20-22页 |
3 内容依托式汉语言本科教材选择 | 第22-24页 |
3.1 汉语言本科教材使用现状 | 第22页 |
3.2 依托式教学教材选用 | 第22-24页 |
4 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运用 | 第24-28页 |
4.1 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运用现状 | 第24-25页 |
4.1.1 认知型教学模式 | 第24页 |
4.1.2 技能型教学模式 | 第24页 |
4.1.3 人本型教学模式 | 第24-25页 |
4.2 内容依托式教学模式运用 | 第25-28页 |
4.2.1 语言中心模式 | 第26页 |
4.2.2 课程保护模式 | 第26页 |
4.2.3 课程附加模式 | 第26-27页 |
4.2.4 内容中心模式 | 第27页 |
4.2.5 内容依托式教学实例 | 第27-28页 |
5 结论 | 第28-31页 |
5.1 内容依托式课程设置的优越之处 | 第28-29页 |
5.1.1 有效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积极预习 | 第28页 |
5.1.2 有效增强学生表达欲望,能力提高 | 第28页 |
5.1.3 帮助学科内容记忆深刻,自觉复习 | 第28-29页 |
5.1.4 明显增强团结合作意识,互相帮助 | 第29页 |
5.2 内容依托式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 | 第29页 |
5.3 对策及建议 | 第29-31页 |
结束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