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材、课本论文

对外汉语高级精读教材对比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第9-12页
        一、对“高级”的界定第9-10页
        二、对“精读”的界定第10-11页
        三、所选高级精读教材的可比性第11-12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2-17页
        一、针对初级精读教材的研究第13-14页
        二、针对中级精读教材的研究第14-15页
        三、针对高级精读教材的研究第15-16页
        四、针对精读教材的其他研究第16-17页
    第四节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第17-21页
        一、理论依据第17-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1页
第二章 高级精读教材生词对比第21-25页
第三章 高级精读教材课文对比第25-33页
    第一节 主课文第25-31页
        一、课文来源第29-30页
        二、课文体裁第30页
        三、课文主题第30-31页
    第二节 扩展阅读第31-33页
        一、课文来源、体裁和主题第31-32页
        二、扩展阅读的生词和练习第32-33页
第四章 高级精读教材注释对比第33-35页
    第一节 尾注释第33页
    第二节 词语选讲第33页
    第三节 语言点第33-34页
    第四节 成语和文化第34-35页
第五章 高级精读教材练习对比第35-45页
    第一节 题型第36-41页
    第二节 题量第41-44页
    第三节 练习编排顺序第44-45页
第六章 高级精读汉语教材编写建议第45-57页
    第一节 生词编写建议第45-47页
    第二节 课文编写建议第47-52页
        一、主课文第47-51页
        二、扩展阅读第51-52页
    第三节 注释编写建议第52-53页
    第四节 练习编写建议第53-57页
        一、题型第53-55页
        二、题量第55页
        三、编排顺序第55-57页
第七章 结语第57-60页
    一、结论第57-58页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8-59页
    三、对该研究领域的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省临安山核桃区域品牌评价分析
下一篇:基于光纤F-P腔的超声波信号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