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中级阶段中亚学生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引言第7-15页
    1.1 研究缘由第7-8页
    1.2 研究目的第8页
    1.3 研究意义第8页
    1.4 理论基础第8-10页
        1.4.1 中介语理论第8-9页
        1.4.2 偏误分析理论第9页
        1.4.3 对比分析理论第9页
        1.4.4 普遍语法第9-10页
    1.5 研究综述第10-15页
        1.5.1 汉语结果补语的本体研究第10-11页
        1.5.2 对外汉语中结果补语的教学研究第11-12页
        1.5.3 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的研究第12-13页
        1.5.4 不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中结果补语偏误研究第13-15页
2.中级阶段中亚学生汉语结果补语使用偏误调查分析第15-22页
    2.1 偏误调查原因第15-16页
    2.2 调查对象的分析第16-22页
        2.2.1 语料分析第16-18页
        2.2.2 测试卷的分析第18-20页
        2.2.3 对学习者的分析第20-21页
        2.2.4 教学环境的分析第21-22页
3.中级阶段中亚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偏误类型分析第22-33页
    3.1 结果补语句型偏误第22-30页
        3.1.1 误加类偏误第22-24页
        3.1.2 遗漏类偏误第24-28页
        3.1.3 误代类偏误第28-29页
        3.1.4 错序类偏误第29-30页
    3.2 对结果补语本体认识的偏误第30-31页
    3.3 结果补语否定形式偏误第31-33页
        3.3.1 时态问题偏误第31页
        3.3.2“不”代替“没”的偏误第31-33页
4.中级阶段中亚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原因分析第33-37页
    4.1 内部原因第33-35页
        4.1.1 迁移干扰第33-34页
        4.1.2 回避使用第34-35页
    4.2 外部原因第35-37页
        4.2.1 教学环境第35页
        4.2.2 教师教学第35-37页
5.中亚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的建议第37-41页
    5.1 对学生学习建议第37-39页
        5.1.1 接触引导,必不可少第37页
        5.1.2 理解引导,重中之重第37-38页
        5.1.3 温故知新,不可或缺第38页
        5.1.4 运用练习,锦上添花第38-39页
    5.2 对教师教学上的建议第39-40页
        5.2.1 针对导入,必不可缺第39页
        5.2.2 学习巩固,相辅相成第39-40页
    5.3 对教材选择的建议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附录第42-51页
    附录一第42-44页
    附录二第44-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后记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L形钢筋砼肋加固石拱桥方法研究
下一篇:夹联法加固空心板桥关键构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