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一)汉语因果复句的本体研究 | 第13-16页 |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果复句的研究 | 第16-2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五、研究范围 | 第21-22页 |
六、语料来源及标注说明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留学生习得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的偏误考察 | 第23-46页 |
一、留学生习得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的情况说明 | 第23-31页 |
(一)总体情况说明 | 第23-27页 |
(二)偏误情况说明 | 第27-31页 |
二、偏误类型分析 | 第31-41页 |
(一)缺失偏误 | 第31-33页 |
(二)多余偏误 | 第33-34页 |
(三)误代偏误 | 第34-39页 |
(四)错序偏误 | 第39-40页 |
(五)杂糅偏误 | 第40-41页 |
三、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41-46页 |
(一)母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41-42页 |
(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42-43页 |
(三)学习策略的影响 | 第43页 |
(四)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43-45页 |
(五)因果复句关联标记本身的复杂性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对教材中因果复句关联标记编写情况的考察 | 第46-63页 |
一、选取情况的考察 | 第47-50页 |
二、编排顺序情况的考察 | 第50-52页 |
三、释义情况的考察 | 第52-57页 |
四、练习设置情况的考察 | 第57-60页 |
五、复现情况的考察 | 第60-63页 |
第四章 课堂教学及教材编写的对策 | 第63-69页 |
一、课堂教学对策 | 第63-67页 |
(一)课堂教学内容方面 | 第63-64页 |
(二)课堂教学方法方面 | 第64-65页 |
(三)课堂练习及测试方面 | 第65-66页 |
(四)课堂中对偏误处理方面 | 第66-67页 |
二、教材编写对策 | 第67-69页 |
(一)编排顺序方面 | 第67页 |
(二)释义情况方面 | 第67页 |
(三)练习设置方面 | 第67-68页 |
(四)复现情况方面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