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索引 | 第1-9页 |
图形索引 | 第9-14页 |
摘要 | 第14-18页 |
ABSTRACT | 第18-23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23-2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6-5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26-40页 |
·薤白研究进展 | 第26-32页 |
·植物多糖研究进展 | 第32-40页 |
2 立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40-42页 |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第40-41页 |
·研究内容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0页 |
第二章 薤白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研究 | 第50-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4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0-51页 |
·方法 | 第51-5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总糖及还原糖标准曲线 | 第54-56页 |
·单因素试验 | 第56-58页 |
·模型预测及统计分析 | 第58-60页 |
·等高线图和响应曲面图分析 | 第60-62页 |
·提取参数优化及模型验证 | 第62-63页 |
3 小结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三章 薤白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 第68-9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75页 |
·材料 | 第68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68-69页 |
·实验方法 | 第69-7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5-89页 |
·薤白多糖的分步醇沉 | 第76页 |
·薤白多糖的DEAE-纤维素-52色谱法初步分离 | 第76-77页 |
·初步纯化组分经Sephadex G-100的进一步纯化 | 第77-79页 |
·薤白多糖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79-83页 |
·薤白多糖的单糖组成 | 第83-86页 |
·薤白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86-89页 |
·薤白多糖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89页 |
3 小结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第四章 薤白多糖结构分析 | 第94-12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4-98页 |
·实验材料 | 第94页 |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94-95页 |
·实验方法 | 第95-98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98-118页 |
·薤白多糖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 | 第98-99页 |
·薤白多糖的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及GC分析 | 第99-112页 |
·薤白多糖的NMR分析 | 第112-117页 |
·薤白多糖三股螺旋结构分析 | 第117-118页 |
3 小结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第五章 薤白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第122-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2-126页 |
·实验材料 | 第122-123页 |
·实验设备及试剂 | 第123页 |
·实验方法 | 第123-12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36页 |
·薤白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127-133页 |
·薤白多糖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第133-136页 |
3 小结 | 第136-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2页 |
第六章 薤白多糖抑菌、抑瘤及神经营养活性研究 | 第142-1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42-146页 |
·实验材料 | 第142-143页 |
·实验菌种及细胞株 | 第143页 |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143-144页 |
·实验方法 | 第144-1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46-153页 |
·薤白体外抑菌活性 | 第146-148页 |
·薤白多糖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 第148-151页 |
·薤白多糖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分化作用 | 第151-153页 |
3 小结 | 第153-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58页 |
全文总结 | 第158-160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60-162页 |
致谢 | 第162-16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