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族插入语施为特点的研究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原因 | 第9页 |
·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插入语的种种称谓 | 第9-10页 |
·插入语的语用意义 | 第10页 |
·插入语与句法成分 | 第10-14页 |
·插入语与标记语 | 第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意义及语料来源 | 第15页 |
2 “我”族插入语及其句法特征 | 第15-21页 |
·“我”族插入语界定 | 第15页 |
·“我”族插入语句法分类 | 第15-17页 |
·显型“我”族插入语 | 第15-16页 |
·隐型“我”族插入语 | 第16-17页 |
·“我”族插入语的句法位置 | 第17-21页 |
·句首一种情况 | 第17页 |
·句中四种情况 | 第17-18页 |
·句末一种情况 | 第18-21页 |
3 “我”族插入语的施为差别 | 第21-29页 |
·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 第21-22页 |
·施为理论与“我”族插入语 | 第22-23页 |
·“我”族插入语的施为差别 | 第23-29页 |
·“我”族插入语施为目的的差别 | 第23-24页 |
·“我”族插入语施为范围的差别 | 第24-26页 |
·“我”族插入语施为风格的差别 | 第26-27页 |
·“我”族插入语施为效用的差别 | 第27-28页 |
·“我”族插入语施为节奏的差别 | 第28-29页 |
4 对留学生使用“我”族插入语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29-39页 |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统计结果 | 第30-32页 |
·“我”族插入语使用情况调查及统计分析 | 第32-39页 |
·调查设计思路 | 第32页 |
·调查对象 | 第32页 |
·调查内容 | 第32-33页 |
·调查结果 | 第33-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5 从施为理论角度提出对“我”族插入语的教学建议 | 第39-48页 |
·句法结构方面的偏误及教学建议 | 第39-42页 |
·成分残缺的偏误及教学建议 | 第39-41页 |
·语序偏误及教学建议 | 第41-42页 |
·施为范围偏误及教学建议 | 第42-43页 |
·施为范围偏误情况 | 第42页 |
·教学建议 | 第42-43页 |
·施为目的偏误及教学建议 | 第43-44页 |
·施为目的偏误情况 | 第43-44页 |
·教学建议 | 第44页 |
·施为节奏偏误及教学建议 | 第44-45页 |
·施为节奏偏误情况 | 第44-45页 |
·教学建议 | 第45页 |
·施为风格、施为效用偏误及教学建议 | 第45-47页 |
·施为风格、施为效用偏误情况 | 第45-46页 |
·教学建议 | 第46-47页 |
·对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一点建议 | 第47-48页 |
6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