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前言 | 第12-21页 |
·嗜酸乳杆菌概述 | 第12页 |
·嗜酸乳杆菌培养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增菌因子 | 第12-13页 |
·增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13-14页 |
·冷冻干燥制备高活菌数菌粉考虑的因素 | 第14-19页 |
·菌种内在因素(Intrinsic factors) | 第14页 |
·菌龄 | 第14页 |
·菌悬液菌体的浓度 | 第14-15页 |
·培养基的成分 | 第15页 |
·抗逆能力 | 第15-17页 |
·保护剂 | 第17-18页 |
·预冻 | 第18-19页 |
·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冻干保护剂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材料 | 第21-24页 |
·菌种 | 第21页 |
·设备 | 第21-22页 |
·试剂 | 第22-23页 |
·培养基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与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菌种的活化及培养方法 | 第24页 |
·测定方法 | 第24-26页 |
·发酵液活菌数与pH及OD值和酸度的测定 | 第24页 |
·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4-25页 |
·菌粉及益生菌羊奶粉活菌数测定 | 第25-26页 |
·菌粉水分的测定方法 | 第26页 |
·增菌因子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试验 | 第26页 |
·高密度培养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碳源及氮源的筛选 | 第26页 |
·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第26-27页 |
·增菌因子试验设计 | 第27页 |
·细胞循环培养 | 第27页 |
·离心收集菌体 | 第27页 |
·冷冻干燥试验 | 第27-28页 |
·冻干工艺 | 第27页 |
·培养时间 | 第27页 |
·静置时间 | 第27-28页 |
·预冻温度的选择 | 第28页 |
·复合保护剂试验设计 | 第28页 |
·抗冷冻因子筛选方法 | 第28页 |
·贮藏试验 | 第28-30页 |
·菌粉贮藏试验 | 第28-29页 |
·益生菌羊奶粉贮藏试验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79页 |
·嗜酸乳杆菌生长曲线 | 第30页 |
·嗜酸乳杆菌增菌因子的筛选 | 第30-37页 |
·氨基酸类对嗜酸乳杆菌的促生长作用 | 第31-32页 |
·糖类物质对嗜酸乳杆菌的促生长效果 | 第32-34页 |
·降低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促嗜酸乳杆菌生长的效果 | 第34-35页 |
·天然提取物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及分析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培养基显著成分的筛选及优化分析 | 第37-48页 |
·碳源氮源的确定及效果 | 第37-39页 |
·培养基成分的优化分析 | 第39-46页 |
·培养基中嗜酸乳杆菌生长显著因子的筛选 | 第39-41页 |
·爬坡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分析 | 第42-46页 |
·显著增菌因子的筛选及制备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培养条件及方式 | 第48-53页 |
·接种量培养温度及时间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 | 第48-49页 |
·静置与摇床培养对嗜酸乳杆菌生长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补料方法促嗜酸乳杆菌生长效果分析 | 第50-51页 |
·细胞循环培养影响嗜酸乳杆菌生长效果的分析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冻干工艺条件的探讨 | 第53-59页 |
·离心条件对分离菌体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培养时间对冻干效果影响的分析 | 第54-55页 |
·菌悬液浓度及保护剂添加量对冻干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装样高度对冻干制备菌粉的影响 | 第56-57页 |
·静置时间影响保护剂功效的分析 | 第57-58页 |
·预冻温度对细胞伤害程度的影响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复合保护剂的制备 | 第59-63页 |
·复合保护剂显著因子的筛选 | 第59-60页 |
·爬坡试验及结果 | 第60-61页 |
·双因子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复合抗冷冻因子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63-70页 |
·抗冷冻因子的筛选及效果 | 第63-67页 |
·氨基酸类对嗜酸乳杆菌冻干的影响 | 第63-65页 |
·非氨基酸类对嗜酸乳杆菌生长及冻干的影响 | 第65-67页 |
·复合抗冷冻因子①的制备 | 第67-68页 |
·复合抗冷冻因子②的制备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页 |
·细胞循环培养菌体冻干效果分析 | 第70-71页 |
·菌粉质量评价 | 第71-79页 |
·菌粉色泽对比 | 第71-72页 |
·菌粉扫描电镜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菌粉产量对比 | 第73页 |
·受控分析 | 第73-75页 |
·贮藏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 | 第75-78页 |
·菌粉贮藏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 | 第75-76页 |
·益生菌羊奶粉贮藏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79-82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创新之处 | 第80页 |
·展望 | 第80-82页 |
·高密度培养的展望 | 第80-81页 |
·抗冷冻因子的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