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英文) | 第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3页 |
·引言 | 第9页 |
·猕猴桃的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猕猴桃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 第9-10页 |
·猕猴桃的加工和综合利用 | 第10页 |
·猕猴桃籽的加工利用研究状况 | 第10页 |
·功能性油脂的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油脂中的脂肪酸的组成及分类 | 第11页 |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 第11-16页 |
·功能性脂肪酸的来源 | 第16-17页 |
·油脂的提取及分离的方法 | 第17-19页 |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及其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 第19-30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史 | 第20-23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原理 | 第23-24页 |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及超临界CO_2流体 | 第24-25页 |
·影响超临界流体(CO_2)萃取能力的因素 | 第25-28页 |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29-30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37页 |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33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33-34页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34-37页 |
·猕猴桃籽化学成分的检测 | 第34页 |
·超临界CO_2萃取猕猴桃籽油的工艺研究 | 第34-35页 |
·溶剂法提取猕猴桃籽油 | 第35页 |
·猕猴桃籽油的品质分析 | 第35页 |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第35页 |
·V_E含量的检测 | 第35-36页 |
·猕猴桃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试验 | 第36页 |
·超临界CO_2萃取-精馏猕猴桃籽油的试验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7-55页 |
·猕猴桃籽及猕猴桃籽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 第37-38页 |
·超临界CO_2萃取猕猴桃籽油的工艺条件研究 | 第38-44页 |
·萃取釜内一次投料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8页 |
·猕猴桃籽粉碎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萃取压力对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萃取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CO_2流量对猕猴桃籽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2页 |
·分离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原料含水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超临界CO_2萃取猕猴桃籽油工艺的优化 | 第44-48页 |
·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44-45页 |
·回归方程的检验 | 第45-46页 |
·各因素对油脂萃取率影响分析 | 第46-47页 |
·确定适宜的萃取条件及试验验证 | 第47-48页 |
·各因素对油脂萃取率的贡献率 | 第48页 |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猕猴桃籽油过程机理分析 | 第48-49页 |
·超临界CO_2萃取的猕猴桃籽油品质分析 | 第49-51页 |
·猕猴桃籽油的水分含量分析 | 第49-50页 |
·超临界CO_2萃取与石油醚浸提油脂的比较分析 | 第50-51页 |
·猕猴桃籽油的氧化稳定性试验 | 第51-52页 |
·超临界CO_2萃取一精馏技术富集α-亚麻酸的初步研究 | 第52-55页 |
·精馏柱温度的影响 | 第53页 |
·精馏压力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二氧化碳流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5-59页 |
·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猕猴桃籽油的因素 | 第55-56页 |
·关于超临界CO_2萃取-精馏试验的说明 | 第56页 |
·猕猴桃籽油的氧化稳定性 | 第56-57页 |
·关于α-亚麻酸转变为长链脂肪酸及脂肪酸摄入比例的探讨 | 第57页 |
·猕猴桃籽油产品的开发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