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前言 | 第14-32页 |
·论文背景 | 第14页 |
·关于阿托品 | 第14-21页 |
·阿托品的药理作用 | 第16-17页 |
·阿托品的体内过程 | 第17-19页 |
·阿托品的毒性作用 | 第19-20页 |
·阿托品的检测研究 | 第20-21页 |
·羊肉品质 | 第21-30页 |
·羊肉品质的构成 | 第21-25页 |
·肉色(Meat color) | 第21-23页 |
·pH值(pH value) | 第23页 |
·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 | 第23-25页 |
·质构(Texture) | 第25页 |
·肉质评价的相关方法 | 第25-30页 |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 | 第25-28页 |
·近红外光谱分析(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 | 第28-29页 |
·电子鼻技术(Electronic nose) | 第29页 |
·蛋白质组学技术(Proteomics) | 第29-30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0-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40页 |
·材料 | 第32-33页 |
·试验药品 | 第32页 |
·试验动物 | 第32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32-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动物试验 | 第33页 |
·取样及样品制备 | 第33-34页 |
·测定项目 | 第34-39页 |
·羊屠宰率(Dressing percentage) | 第34页 |
·肉色(Meat color) | 第34页 |
·pH值(pH value) | 第34-35页 |
·水分含量(Water content) | 第35页 |
·滴水损失(Drip loss) | 第35页 |
·质构(Texture) | 第35-36页 |
·低场核磁共振信号采集及参数设置 | 第36-38页 |
·羊肉和肝脏中阿托品的高效液相(HPLC)检测 | 第38-39页 |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38-39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9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39页 |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 第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64页 |
·阿托品对羊屠宰率的影响 | 第40页 |
·阿托品对羊肉肉色的影响 | 第40-43页 |
·阿托品对羊肉pH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阿托品对羊肉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阿托品对羊肉滴水损失的影响 | 第45页 |
·阿托品对羊肉质构的影响 | 第45-51页 |
·阿托品对羊肉质构的影响 | 第45-50页 |
·羊肉水分含量与质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阿托品对羊肉水分分布(Water distribution)的影响 | 第51-58页 |
·羊肉水分分布状态 | 第51-52页 |
·阿托品对羊肉水分分布的影响 | 第52-54页 |
·羊肉水分分布与常规肉质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6页 |
·阿托品引起的羊肉水分分布变化与质构变化的主成分得分分析 | 第56-58页 |
·羊肉中阿托品残留的高效液相检测(HPLC) | 第58-64页 |
·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58-59页 |
·线性关系的确定 | 第59页 |
·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 | 第59页 |
·方法的准确度 | 第59-60页 |
·方法的精密度 | 第60-61页 |
·羊肉中阿托品残留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61-64页 |
4 讨论 | 第64-70页 |
·阿托品对羊肉持水性的影响 | 第64-67页 |
·阿托品对羊肉品质的影响 | 第67-68页 |
·对羊肉中阿托品残留的安全性评估 | 第68-70页 |
5 结论 | 第70-72页 |
·阿托品对羊肉常规肉质指标的影响 | 第70页 |
·阿托品对羊肉质构的影响 | 第70页 |
·阿托品对羊肉水分分布的影响 | 第70-71页 |
·阿托品在羊肉和肝脏中的残留情况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