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汉语声调本体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偏误及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3.1 声调研究方法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声调习得的国别性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声调习得难度顺序研究 | 第14页 |
1.3.4 声调教学对策研究 | 第14-15页 |
1.3.5 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3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 实验设计及实验步骤 | 第18-23页 |
2.1 实验设计 | 第18-19页 |
2.1.1 实验对象说明 | 第18页 |
2.1.2 实验软件说明 | 第18页 |
2.1.3 实验方法说明 | 第18-19页 |
2.2 实验步骤 | 第19-23页 |
2.2.1 单字调实验字表及制定依据 | 第19页 |
2.2.2 实验数据的提取与整理 | 第19-21页 |
2.2.3 T值和五度值的转化 | 第21-23页 |
3.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 | 第23-60页 |
3.1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单字调调型描写与分析 | 第23-41页 |
3.1.1 阴平调调型分析 | 第23-27页 |
3.1.2 阳平调调型分析 | 第27-32页 |
3.1.3 上声调调型分析 | 第32-36页 |
3.1.4 去声调调型分析 | 第36-40页 |
3.1.5 调型分析总结 | 第40-41页 |
3.2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单字调调值描写及分析 | 第41-58页 |
3.2.1 阴平调调值分析 | 第41-45页 |
3.2.2 阳平调调值分析 | 第45-49页 |
3.2.3 上声调调值分析 | 第49-53页 |
3.2.4 去声调调值分析 | 第53-57页 |
3.2.5 调值分析总结 | 第57-58页 |
3.3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单字调时长描写及分析 | 第58-60页 |
4.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成因及教学建议 | 第60-65页 |
4.1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原因 | 第60-62页 |
4.1.1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 第60页 |
4.1.2 汉语声调复杂性的影响 | 第60-61页 |
4.1.3 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 | 第61-62页 |
4.1.4 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62页 |
4.2 塔吉克斯坦留学生汉语声调教学对策 | 第62-65页 |
4.2.1 注重树立声调的概念 | 第62-63页 |
4.2.2 注重阳平与上声的专项训练 | 第63页 |
4.2.3 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培养语感 | 第63-64页 |
4.2.4 集体操练与针对性辅导相结合 | 第64-65页 |
5.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