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注释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母乳脂肪与婴儿奶粉脂肪 | 第11-12页 |
1.2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 | 第12-14页 |
1.3 脂肪消化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TAG结构 | 第14-15页 |
1.3.2 脂肪球大小 | 第15页 |
1.3.3 界面组成 | 第15-16页 |
1.4 脂肪消化的研究模型 | 第16-17页 |
1.4.1 体内消化 | 第16页 |
1.4.2 体外消化 | 第16-17页 |
1.5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奶粉油脂乳液的体外模拟消化 | 第19-32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19页 |
2.2.2 仪器与设备 | 第19-20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1页 |
2.3.1 油脂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22-23页 |
2.3.2 乳液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的显著性差异消化曲线的分析 | 第23-25页 |
2.3.3 乳液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平均粒径和电位的分析 | 第25-27页 |
2.3.4 乳液体外模拟消化后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27-29页 |
2.3.5 乳液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分析 | 第29-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婴儿奶粉和母乳脂肪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微观结构 | 第32-44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32-33页 |
3.2.2 仪器与设备 | 第33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3页 |
3.3.1 婴儿奶粉和母乳脂肪球的物理性质 | 第34-36页 |
3.3.2 婴儿奶粉和母乳脂肪球的微观结构 | 第36-37页 |
3.3.3 婴儿奶粉和母乳脂肪的总脂肪酸组成 | 第37-40页 |
3.3.4 婴儿奶粉和母乳脂肪的sn-2 位脂肪酸组成 | 第40-43页 |
3.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婴儿奶粉和母乳的体外模拟消化 | 第44-58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4.2.2 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7页 |
4.3.1 婴儿奶粉和母乳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消化曲线的比较 | 第46-48页 |
4.3.2 婴儿奶粉和母乳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脂肪水解产物的脂肪酸组成 | 第48-53页 |
4.3.3 婴儿奶粉和母乳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电位的变化 | 第53-54页 |
4.3.4 婴儿奶粉和母乳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平均粒径的变化 | 第54-55页 |
4.3.5 婴儿奶粉和母乳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 | 第55-57页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婴儿奶粉脂肪消化吸收的评价 | 第58-67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5.2.1 材料与试剂 | 第58页 |
5.2.2 仪器与设备 | 第58-59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59-6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5页 |
5.3.1 大鼠生长和排泄情况 | 第60-61页 |
5.3.2 胃内容物脂肪酸组成 | 第61-63页 |
5.3.3 肠内容物脂肪酸组成 | 第63-64页 |
5.3.4 大鼠粪便脂肪酸组成 | 第64-65页 |
5.4 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