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中国文化符号在泰国曼谷地区的认同调查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8-12页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第8页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第8-11页
    三、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中国文化符号的选取及调查方法第12-19页
    第一节 中国文化符号的选取第12-15页
        一、中国文化符号的选取原则第12页
        二、对泰国教材中的文化符号的选取第12-14页
        三、国内中国文化符号的相关研究的符号选取第14-15页
        四、在泰生活体验观察与采访第15页
    第二节 中国文化符号的调查第15-19页
        一、调查目标第15-16页
        二、调查对象第16页
        三、调查内容第16-18页
        四、数据分析工具第18-19页
第二章 中国文化生活符号的认同调查与分析第19-27页
    第一节 调查结果第19-24页
        一、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20-21页
        二、非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21-22页
        三、曾去过中国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22-23页
        四、通过HSK考试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23-24页
    第二节 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第24-27页
        一、认知程度的数据分析第24-25页
        二、认同程度的数据分析第25页
        三、兴趣倾向程度的数据分析第25-27页
第三章 中国文化艺术符号的认同调查与分析第27-33页
    第一节 调查结果第27-30页
        一、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27-28页
        二、非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28页
        三、曾去过中国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28-29页
        四、通过HSK考试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29-30页
    第二节 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第30-33页
        一、认知程度的数据分析第30-31页
        二、认同程度的数据分析第31-32页
        三、兴趣倾向程度的数据分析第32-33页
第四章 中国文化思想符号的认同调查与分析第33-40页
    第一节 调查结果第33-38页
        一、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33-34页
        二、非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34-35页
        三、曾去过中国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35-37页
        四、通过HSK考试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37-38页
    第二节 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第38-40页
        一、认知程度的数据分析第38-39页
        二、认同程度的数据分析第39页
        三、兴趣倾向程度的数据分析第39-40页
第五章 中国文化其它象征性符号的认同调查与分析第40-47页
    第一节 调查结果第40-44页
        一、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40-41页
        二、非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41-42页
        三、曾去过中国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42-43页
        四、通过HSK考试的汉语学习者的调查情况第43-44页
    第二节 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第44-47页
        一、认知程度的数据分析第44-45页
        二、认同程度的数据分析第45页
        三、兴趣倾向程度的数据分析第45-47页
第六章 中国文化在泰国的认同分析与教学建议第47-54页
    第一节 中国和汉语/汉字的喜爱度对比分析第47-48页
        一、中国和汉语/汉字的喜爱度调查情况第47-48页
        二、数据对比分析第48页
    第二节 泰国民众普遍认同度高的符号分析第48-50页
        一、泰国民众普遍认同度高的符号第48-49页
        二、认同度高的原因分析第49-50页
    第三节 泰国曼谷地区民众普遍认同度低的符号分析第50-51页
        一、泰国民众普遍认同度低的符号第50页
        二、认同度低的原因分析第50-51页
    第四节 学习者和非汉语学习者认同差异较大的符号分析第51-52页
        一、学习者和非汉语学习者认同差异较大的符号第51页
        二、分析第51-52页
    第五节 教学建议第52-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语法点复现研究
下一篇:乳酸菌干预对大鼠营养物质代谢及消化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