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问题缘起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有关教师角色适应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2 有关实习教师角色适应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有关对外汉语教师角色适应的研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第17-19页 |
1.4.3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对外汉语实习教师角色适应个案描述 | 第20-41页 |
2.1 F老师角色适应的个案 | 第20-27页 |
2.1.1 F老师个人介绍 | 第20页 |
2.1.2 F老师角色适应情况 | 第20-26页 |
2.1.3 F老师的角色适应过程 | 第26-27页 |
2.2 J老师角色适应的个案 | 第27-34页 |
2.2.1 J老师个人介绍 | 第27-28页 |
2.2.2 J老师角色适应情况 | 第28-33页 |
2.2.3 J老师的角色适应过程 | 第33-34页 |
2.3 Y老师角色适应的个案 | 第34-41页 |
2.3.1 Y老师个人介绍 | 第34-35页 |
2.3.2 Y老师角色适应情况 | 第35-39页 |
2.3.3 Y老师的角色适应过程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实习教师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 | 第41-49页 |
3.1 主观因素 | 第41-45页 |
3.1.1 专业背景 | 第41页 |
3.1.2 教学经验 | 第41-42页 |
3.1.3 个人经历和性格 | 第42-43页 |
3.1.4 个人期待和对国外的认知 | 第43-44页 |
3.1.5 专业认识和职业态度 | 第44页 |
3.1.6 外语水平 | 第44-45页 |
3.2 客观因素 | 第45-49页 |
3.2.1 实习时长 | 第45-46页 |
3.2.2 环境友好度 | 第46-47页 |
3.2.3 工作量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相关建议 | 第49-58页 |
4.1 对外汉语实习教师自身层面 | 第49-51页 |
4.1.1 注重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 第49页 |
4.1.2 加强语言学习能力 | 第49-50页 |
4.1.3 形成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 第50-51页 |
4.2 培养院校层面 | 第51-53页 |
4.2.1 完善培养院校的课程设置 | 第51-52页 |
4.2.2 加强对外汉语实习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 第52-53页 |
4.3 实习学校层面 | 第53-55页 |
4.3.1 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 | 第53-54页 |
4.3.2 适量的分配工作任务 | 第54-55页 |
4.4 孔子学院层面 | 第55-58页 |
4.4.1 提前发布实习信息,增加自主择校权 | 第55页 |
4.4.2 加大培训力度,延长实习时间 | 第55-56页 |
4.4.3 建立对外汉语实习教师交流平台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第63-66页 |
附录二 访谈记录 | 第6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