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介绍 | 第11-22页 |
1.1.1 牛初乳 | 第11-12页 |
1.1.2 IGFs及其生物学功能 | 第12-16页 |
1.1.2.1 IGFs概念 | 第12-13页 |
1.1.2.2 IGF 的结构特征 | 第13页 |
1.1.2.3 IGF 的理化性质 | 第13-14页 |
1.1.2.4 IGF-Ⅰ的作用机制 | 第14页 |
1.1.2.5 IGF-Ⅰ的受体及作用机制 | 第14-16页 |
1.1.3 IGFs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 第16-18页 |
1.1.4 炎症性肠病(IBD)与IGFs的关系 | 第18-19页 |
1.1.5 炎症性肠病(IBD)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1.1.6 IGF分离纯化现状 | 第20-22页 |
1.2 课题研究的依据及意义 | 第22-2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2.3 方法 | 第25-37页 |
2.3.1 初乳脱脂方法 | 第25页 |
2.3.2 牛初乳前处理及IGF-Ⅰ粗提物制备方法 | 第25-26页 |
2.3.3 初乳IGF-Ⅰ制备的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2.3.4 膜的污染与清洗 | 第27-28页 |
2.3.5 炎症性肠炎(IBD)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外源IGF-Ⅰ干预实验 | 第28-33页 |
2.3.6 IGF-Ⅰ质量浓度测定 | 第33页 |
2.3.7 总蛋白质量浓度测定 | 第33-34页 |
2.3.8 脂肪含量测定 | 第34页 |
2.3.9 大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 第34-35页 |
2.3.10 大鼠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检测 | 第35-36页 |
2.3.11 统计学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7-55页 |
3.1 牛初乳脱脂工艺研究的结果 | 第37-40页 |
3.1.1 离心转速对牛初乳中IGF-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及脱脂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1.2 离心时间对牛初乳中IGF-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及脱脂率的影响 | 第38页 |
3.1.3 离心温度对牛初乳中IGF-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及脱脂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1.4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9-40页 |
3.2 凝乳条件及结合蛋白脱除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3.2.1 料液pH对乳清中IGF-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2 凝乳酶用量对乳清中IGF-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影响 | 第41页 |
3.2.3 酸醇溶液用量对凝乳过程IGF-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4 牛初乳前处理过程中IGF-Ⅰ和总蛋白质量浓度的变化 | 第42-43页 |
3.3 超滤条件对制备IGF-Ⅰ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1 10 KD-20 KD中空纤维膜超滤纯化IGF-Ⅰ的研究结果 | 第43-44页 |
3.3.2 6KD中空纤维膜超滤纯化IGF-Ⅰ的研究结果 | 第44-45页 |
3.4 基于超滤法制备IGF-Ⅰ的最佳工艺路线 | 第45-46页 |
3.5 大规模制备IGF-Ⅰ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3.6 中空纤维膜化学清洗条件的研究 | 第47-50页 |
3.7 外源IGF-Ⅰ对大鼠肠粘膜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 第50-55页 |
3.7.1 大鼠结肠组织病变检查结果 | 第51页 |
3.7.2 大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结果 | 第51-52页 |
3.7.3 大鼠结肠组织光镜观察 | 第52-5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5-57页 |
4.1 确立了分离纯化IGF-Ⅰ的技术路线 | 第55页 |
4.2 进行了大规模的IGF-Ⅰ的制备 | 第55页 |
4.3 进行了中空纤维超滤膜化学清洗条件的研究 | 第55页 |
4.4 建立了炎症性肠病的大鼠模型并用自制IGF-Ⅰ产品进行干预试验 | 第55-56页 |
4.5 创新点 | 第56页 |
4.6 下一步研究工作方向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发表论文、科研情况说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